读文学作品要会开脑洞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23人  一个懒人的记录

上语文课时,我的小可爱们常常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这篇文章你说写得很好(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我怎么感觉读不懂,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这时候,我一般都会面带微笑,用温和又坚定的语气(此处还要再用中指扶一下眼镜)告诉他:

读不懂,再读两遍,再读两遍还觉得不懂,再来问我。

不过别只说“”读不懂“”这么肤浅的问题,拿笔画出来那些句子读不懂,然后咱们再讨论。

我保证不是偷懒,学生读不懂的文章,原因无非这几条:第一,不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心境;第二,不理解句子背后的潜台词和意图;第三、由于生活经历和阅历不足,无法体会作者笔下的意境和感受(也就是无法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勾连)。

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经历和主观情感的反映。文章是一座桥,作者在桥这头,读者在桥那头。

我们去欣赏文学作品,就是要通过他搭建的桥走进他的灵魂,感受他有趣的魂灵。

比如:

读孔子,面前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一会告诉你什么是快乐——学习并不断的实践,从中取得成就感是快乐;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很有默契的搭档,不说都懂你的那个人,忽然出现在你面前是快乐;坏人告黑状,对你品头论足,你都不带搭理他,转过头忙你自己开心的事,也是快乐。

读庄子,面前站着个老顽童,一言不合就抬杠,人家好心他做相,他头也不回给人家讲两只乌龟的故事,还说烂泥里的乌龟再烂也是活的,太庙里的乌龟再雍容华贵也是死的。和老朋友惠施出去闲逛,看见鱼都能打个嘴炮,关键是嘴炮还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绝不像我们和隔壁同桌王大花“你傻逼,你才傻逼”一样斗嘴,而是从“鱼快不快乐“”谈到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投射等哲学问题。

不过,搭桥的人脾性不同,搭桥的方式也就不同。善解人意的作家搭桥,会尽量搭得用心些,材料选的得体大方,路标画的通俗易懂,尽量让你踏上桥就能看到桥上美丽的风景;惜墨如金的建桥人,就会只搭一个大概,至于在桥上你能看到什么风景,全凭各人领悟;会讲故事的搭桥人,总会在搭桥时留一个黑匣子,勾着你不走到桥头就不想停下来。

所以呢,我们在过桥的时候,不仅要明白桥上的风景,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脑补,脑补越丰富,脑细胞死得阅读,有时候收获也就越大,越觉得这座桥真实妙趣横生,对搭桥人也就愈加佩服。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自己的想象,也是这个道理。

这种方法,用在诗歌鉴赏上,就是要通过诵读,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最能体现出画面感,他的诗歌被人评价为诗中有画,不是没有道理的。

例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的字面意思很清楚,可是闭上眼睛想一想,感觉就出来了。

独坐?谁独坐?为什么独坐?是一个满面皱纹的老汉,还是一个曼妙婀娜的妹子,亦或是清朗俊逸的读书人?独是孤独吗?是被排挤的孤愤?是失恋了的孤单?还是卓然不群的傲世?

穿什么衣服?肯定不可能是穿个小背心或者皮袄,因为坐得地方是“幽篁”,就是幽深的竹林,竹又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穿个皮袄或是背心,都没有那种感觉。大概率是白色的古装,飘逸俊秀,眉目疏朗的青年男子。

画风应该是像《琅琊榜》里面的胡歌饰演的梅长苏又或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天边朗月如盘,一袭白衣似雪,身边竹树环合,寂静清冷的夜里,琴声铿然,飘飘若出尘之际。

只用四句诗,就给我们勾勒出来这样寂静清冷的环境,表现遗世独立卓尔不群的隐士情怀。

如果不能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是无法get到诗歌的意境之美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写山林幽深寂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大漠旷远荒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游子思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写边塞豪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想象出画面才能够鉴赏(叶圣陶先生语)。在小说和散文中,则要通过想象去理解作品中的潜台词和象征意义。

鲁迅笔下“永远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付钱时排出九枚大钱”的孔乙己,《范进中举》中“一路低头替范进扯了几十回衣角”的胡屠户,莫泊桑笔下永远念叨着“要是于勒在船上该多好啊”的菲利普先生,厉害的作家总能通过一两句话或某些细节,就能把人物形象立起来。

所以呢,我们在教学生读书时,要让孩子们“驱遣”自己的想象力,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脑补出画面,在小说散文中琢磨关键的语句,这也是目前中考的高频考点,平时多做一些“脑补”训练,对于语文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