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人生(1、2)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他认为由于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给予不相适应,乃至失调,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人们需要克服这样的心理社会危机,迎接各种挑战。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修行!
他把人的一生分为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0--2岁,也称婴儿期)
母亲分娩后,我们经历了痛苦的挤压,离开温暖的子宫,来到了陌生的世界。巨大的变化激起了婴儿的强烈反应,第一声啼哭,便是婴儿对这个陌生世界感到恐惧而发出的,与此同时,婴儿的心里也会有很多的疑问: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吗?是否值得我信任?我是否可以在这里安全的生活下去?
如果看护人员可以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照顾,给予婴儿即时的满足,婴儿就会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建立信任,反之,婴儿就会形成胆小、多疑、自暴自弃,这个阶段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能是其他亲密照顾者)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婴儿时期孩子哭了不要立刻就去抱他,而是要哭一会,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生命初期,即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是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延迟满足要等到孩子5岁左右,再去慢慢的锻炼和发展,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耻和怀疑(年龄2--4岁,也称幼儿期)
童年时期,我们开始强化自己的存在,随着能力的发展,自己会走路,精细动作的不断发展,我们会越来越想自己做主,大家所熟知的可怕的两岁,其实正是走进这个阶段,发展的好的孩子会慢慢走向自主,发展停滞或受影响的孩子会开始感到羞耻和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
处在这个 年龄段的幼儿,我们要在一定的边界内让孩子获得更多的 体验和探索(确保孩子安全)我经常分享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标准,孩子先要探索,我们如何把握好度,决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有以下三个标准供参考: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伤害环境;
孩子想做的事情,符合以上三点,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一定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我们我们因为担心,或者不知道怎么把握孩子探索的边界,就会让孩子错失这个阶段的重要发展内容。很多孩子长大后不自信,胆小,自我怀疑,懦弱等,追述道童年时期,都和这个阶段有关,童年对于我们一生的重要性,借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段名言可以很好的诠释: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读一些书,学习一些儿童发展规律,面对孩子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给予有效的陪伴和积极的引导,那么孩子一定会绽放天性,活出灿烂的生命状态!
人的一生中有八个发展阶段,今天分享两个。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