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笔记》每天写1000字你想说的7788

这样去读书,再也不用担心读过的书都白读了

2017-12-13  本文已影响236人  余小鱼MsYu
文/余小鱼  图/网络

阅读的目的不外乎三个:一是消遣,二是获取信息,三是帮助判断。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读书的人都希望读过的内容可以记住,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毕竟读书这件事是花了时间和金钱的。

然而,很多人抱怨读过的书根本记不住,就算当时记住了,过段时间又会全部还给书本,更别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了。

在教大家如何把读过的书都能牢记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大脑。

在100多年前,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人类大脑记忆的一种现象,称之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通过这个曲线图像,可以清楚地看到,记住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开始快速遗忘。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从此之后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1周之后忘记77%,1个月之后忘记79%。

另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主动记忆,只需要1天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

因此,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去记忆,书本上的内容全部忘光也不奇怪。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作者大岩俊之可以说是一位为超级读书达人,一年可以读300本以上的书,而且可以牢记书中的内容,并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书中表示,他在学习各种速读法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了所有速读法的极限,开发了谁都能掌握的、并且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缓速读书”,举办了许多场演讲,也因此成为指导教学的讲师。

如获至宝的是,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作者大岩俊之精心总结了很多实用性读书技巧,能够帮助你提高阅读效率,缩短阅读时间。

下面我们就根据阅读的步骤,来学习一下,如何记住读过的内容。

阅读前:设定读书目标

1.集中火力,迅速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在阅读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当初为什么会买下来?

2、你为什么想要读它?

很多时候,一开始的时候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可是读着读着,这些目标就变得模糊起来。

作者大岩俊之建议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也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为此,大岩俊之特意做了一个实验。

请闭上双眼,想一想现在在你周围有多少蓝色的物体,在心中默默地数一下。

就在你睁开眼环视四周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双目所及的蓝色物体一下子都飞入眼帘了呢?

你一定会惊觉:“原来我身边有这么多蓝色的东西啊!”没错,这就是主动意识的力量。

这一点,我个人也是深有体会的。

记得之前怀孕的时候,感觉走到哪里都是孕妇。是孕妇一下子变多了吗?肯定不是的。孕妇一直都有,但由于我的关注,注意力焦点集中了,所以变得很在意。

读书时也会有这种情况。

明确目的,知道自己“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再去阅读,这样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2.学会断舍离,只关注书中4%的精髓

大部分人对读书有误解:认为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全部理解才行。

这么做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结果可能是只买书而不读书,或是半途而费。

用这种方式读书,即便读到最后,大概也不会真正记住多少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说,从他自身的阅读经验来看,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

也就是说,如果一本书有200页,那么其中只有8页是最核心的。因此,这8页内容就变得非常关键。而其余的部分可以不读,忘了也罢。

与其全部读完却记不得书里到底讲的什么,还不如最开始就找出书中最核心的那4%去“集中火力”,这样取得的效果要好很多。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斩钉截铁地做到断舍离,确实有困难。可能会觉得好不容易花钱买来的书,不全部看完很浪费,但结果书中的内容还是忘记了。

而在尝试凝练书中重要的20%之后,你会慢慢发现这么做反而能牢牢记住书的内容。

阅读过程:制作思维导图

1.将一本书的内容凝缩到一张纸上

众所周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的时候记笔记,开会的时候记会议纪要,所以读书的时候也应该记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笔记整理知识和信息,帮助记忆。

在那么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中,作者大岩俊之最推荐的是思维导图法。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在一张纸上,并且,由于思维导图只记录关键内容,可以使用彩色笔来画,这样可以刺激大脑,让记忆更加深刻。

2.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准备工作:

1.建议初期先用空白A4纸,等熟悉和习惯之后,再写在笔记本上。

2.思维导图最终是以彩色形式呈现的,准备好12色的水彩笔。

3.接着,就是需要能让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的书籍了。建议事先在读书的时候可以画画下划线、贴些便利贴,把书完整读一遍。

思维导图的基本规则:

1.将纸张横放,便于很好用扩展。

2.打草稿可以用铅笔,最后还是用彩色笔描画为好。

3.放在正中央的图像,尺寸要控制在拳头或矿泉水瓶底部左右的大小,要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要有立体效果。

4.从中心位置向外侧“伸出”分枝,越往外延伸,分枝越细,分枝上的细越小。

5.分枝上只写关键词。

6.不拘泥于文字语言,多利用图画、符号等形式。

读书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这里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读者为载体,旨在强调个人对这本书的吸收;另一种是以书为载体,旨在强调一本书的内容。

无论以哪一种目的为导向,第一个分枝一定是介绍书的概况,比如书名、作者、发售日、出版社等等。这样做,关于书籍的信息就会一目了然。

接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读书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将思维导图继续制作下去。这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分枝的颜色也要各不相同,从而更容易分清。

如果思维导图旨在强调个人对这本书的吸收,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只写关键词即可。

然后继续深挖思考下去,是怎样的目的呢?

你想了解什么呢?试着列举一二。这样一来,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就能非常清楚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接着,根据“阅读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的具体内容,继续往下写得出的“答案”。答案写完,思维导图也就完成了。

还有一种是根据一本书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是按顺序整理一本书的章节、标题、小标题(粗体字)。选择这一方法能大致了解书的结构,一看思维导图就立刻能回想起书中的内容。

第三种是按顺序征集书中自己感觉重要的部分。选择这一方法,看到思维导图就能立刻找得到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地方。这张思维导图择取了“自己的重点”,完全是“个性定制”型。

最后想提醒的是,一开始,你可能并不清楚一本书里到底有多少内容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因此大家可以先打一个黑白草稿,然后再用彩色笔描画。

作者大岩俊之的做法是,一般会从头到尾读一遍书,先对全书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用“折角”“划线”“做标记”等方法,事先“采集”需要的部分。然后一边对着一本做了很多标记的书,一边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做,就能保证在做思维导图之前,对这本书有个粗略了解。

阅读后,迅速行动起来

读书,特别是阅读商务类书籍,只有在读完后有所行动才能发挥阅读效果。光读书不行动,说明只是把书作为“阅读材料”,认为只要读过就可以了。

商务类书籍的作者,将积攒了几十年的知识、技能都写进了书里。不敢保证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个读者,但是通过采取与作者相同的行动,或者说按照书上所写的方法加以尝试,总能得到一些收获。

比如你想要创业,也读了关于创业的书籍,但什么都不做,这样下去过多长时间都不能实现创业的梦想。

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实践、付诸行动。如果只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做做看”,所有事也只能止于做梦。

所以,无论读了什么书,一定要结合行动。这样一来,才能让你的读书不再只是“读书”!


我是余小鱼,八零后老女孩,以梦为马,文字做缰,寻一场遇见。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