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读书

《恶意》读后感

2016-10-03  本文已影响4128人  五日雨青山

看了很多东野圭吾小说迷对于《白夜行》、《恶意》、《嫌疑人X献身》、《解忧杂货铺》的各种读后感,使我对东野先生的悬疑小说一次又一次陷入向往的情绪之中,终于趁着给女儿买书的机会一下子把东野先生的以上畅销小说一并都买了回来,拿到书的那一刻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好久没给自己买书了,也因为好久没有遇到能让我欲罢不能的小说了。看过《白夜行》后就开始看《恶意》了,因为不太喜欢看长篇小说的女儿竟然只用了一天的零散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恶意》这部小说,令我十分的惊讶,同时也有些担忧,担忧的是害怕内容上会像《白夜行》里一样会对一些社会阴暗面有详细的描写,而女儿还没有到心智成熟的年纪,但我读过《恶意》后算是稍稍松了口气,还好内容上虽然涉及了一些校园暴力,但是并没有太细致的刻画,只是一带而过。

以下是看到一篇关于《恶意》非常精彩的读后感:

如果说《嫌疑人X的献身》出彩的是主人公深刻的两面性:纯粹的情爱与极端的理智,那么《恶意》出彩的就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人性丑陋部分本身。“恶意”,在这本小说里被描绘成没有什么理由的,或者理由微乎其微的,对某个对象怀有的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的初始是细微的,结束的时候却极为澎湃。

我很遗憾自己没有早些时候读这本小说,说起来它1996年就出版了……可是那时的我即使读了恐怕也无法体会,即使体会恐怕也不会像今天这么深。如果早些读这本小说或许可以对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采取一种较为坦然的态度,因为人的“恶意”就是如此没有理由。我也许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也不会觉得有那么多事情 无法理解——假如我是小说里的被害者的话,真是正宗的死了也不知道的典型了。日常生活中些许的误会也好,仇恨也好,和这本书里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所作所为相比,恐怕真的算是萤火虫和月亮的区别了。

不能将推理小说的结局提前告诉,这是一个规矩,所以我不能够告诉大家这来龙去脉到底怎么回事。又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特殊性,以至于如果我说了一点,就必须说另外的一点,然后一点一点的,就成了一条线,而这一条线便是真相。而之所以会如此特殊,全在于这本小说特殊的形式:记录体。或者稍稍再进一步的说,《恶意》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由几个人的“日记”或者说“手记”这样的东西组合成的文集。问题是,在我们读这些不同人的描述的同一个事件的时候,很容易轻信其中的任何一位,以至于读到1/3的时候就认为事件的真相已然被揭露,可真的耐着性子读后面的2/3的话,才发现自己又被作者狠狠地耍了一回。另外,日记这种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而且是主观地描述客观事件。又因 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日记这种东西写的一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日记的欺骗度相反可能是最高的。而东野圭吾这次创造的天才探员加贺,就是一个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在凶手设置的重重密云中始终保持一双不动慧眼的人。说到这里我真是汗颜,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也是绞尽脑汁地跟随着探案,最终发现自己真是阿大一个,早就被骗的一塌糊涂,原因也不过就是把“I think it is...”当作“It is...”

此外,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愈来愈发现东野先生最擅长的是在不同的视角之间进行转换。不过这次他将第一视角的好处发挥到了极致,那就是披露最低限度的事实,让读者也逐渐戴上第一人称的眼镜,从而身临其境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第一视角在创造爱情文学的时候可能极为适用,因为身临其境方能体现爱之深恨之切。可是第一视角在推理小说里面却是个挑战,虽然作者拥有可以随心所欲写作,且披露最少情报的权力,但反过来说他也失去了让另外一个自己创造的人物参与欺骗的机会,也就是说,A做的事 情并没有B作证,所以单独写A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写B的时候就必须完全匹配前面A所做的。可是A和B没有同时出现过,那也就使匹配这件事情变得滞后,从 而更容易检验真伪。当然了,聪明到东野的地步事先肯定几条线都排好了,所以也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低级错误,不过问题是如何能让这单独穿行的一条条线最终交汇成一个网,不仅合理而且令人意外,却是一个第一视角为主的作品最大的难题。有时这等于是让读者完全推翻前面读过的,不仅如此,还要对作者的深思熟虑脱帽致敬。这个工作,可不是很容易的。

突然想到了William Faulkner一句名言:“Facts and truth really

don't have much to do with each other.”(事实和真相通常完全不相干。)这句话恐怕是最好的解释这本小说出彩之处的话语了。这不仅表现在前面说的第一人称叙述的欺骗性上,还表现在这部小说的主题——“人性的恶意”。虽然东野在小说里用的案例是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但仅仅把主旨划到这个档次却有点低了。在我看来,作者选择这个载体的确很有可能是出于对这个社会问题的关心,但是更多的也不过就是为了拉长横向长度,让人们对恶意可以存在如此之久感到不寒而栗而已。东野真正想说的,恐怕就是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虐待同学时,从当时还是中学教员的加贺班上的学生嘴里吐出的话:“ただ気に食わないから”(就是看那家伙不顺眼)——人的恶意,就是那种不知道为什 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潜伏在内心的无底深渊,或许可以用意志力加以封印,但只要时机成熟,便会如同脱缰猛兽般地爆发出来的——这样一个事实。我们 平时所看到的许多人从行为(facts)上来说可能都正常得很,可是深究他们的动机(truth),却发现十万八千。Facts叠加起来可能只是结果,而truth叠加起来便是原因。所以我很佩服一度红得发紫的私募基金The

Blackstone Group的创始人Schwarzman说的“I need to know what makes a person tick.”(我得知道人们做一件事的动机是什么),要想知道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绝不要以他平时的表现来看。这当然不是说人人都不可相信,可的确,容易被相信的东西也大多会被证伪。

不过我觉得,我此时的动机,已经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有一本叫《恶意》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写的,很好看,这样一件事情。而是告诉大家说,如果想对人性,或者准确的说,人性的阴暗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的话,恐怕这本小说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惭愧于自己的文笔有限,不能将书中深刻的人性描写领悟深刻,且自己真实的感受又与主人公相距甚远了一些,因为我从不会因嫉妒而萌生恨意,我也无法理解主人公宁可同归于尽,也不去和好友推心置腹的谈一谈自己少年时的不得已,我觉得凭他好友善良的人性是会理解他的,并不会因此而蔑视于他。主人公如此强烈的恨意,最后以至于杀人灭口,我想是源于深深的自卑吧!这是我能理解的,很多犯罪都是源于内心的自卑和强烈的自尊纠缠不清,为了那可怜的自尊宁可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可悲?可怜?故此摘录这篇读后感的部分内容,若原读后感作者看到,我并无冒犯之意,仅仅是怀着欣赏和与大家分享的心境刊出此文,如果给您带来困扰,请留言给我,我会删掉此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