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书说丰田的故事

丰田的故事(2)-看着清爽利落,其实浪费很多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胡光书Showa

        为什么丰田的“收拾“会有很大的效果呢?话说,日语的“片付ける”和中文的“收拾”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互相对应的词。第一层意思是“收起来”,第二层意思是“弄好它,归位,纠正过来”,第三层意思是“解决、干掉”。比如东京一带往北的关东地区说把闺女嫁了也会用“收拾”这个词,就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意思;黑社会发现一个挡了财路的死对头,干掉,也是这个词儿。所以,丰田人说的“收拾”,其实是含义很深很厉害的哦。

干掉!——就是扔了,弄出去。

弄好、归位、纠正过来——就是要在好用的地方,IE(工业工程)的动作经济原则。

董事长亲自点评“要与不要”红牌作战,第一阶段做的不错

        既然这个词儿这么狠,要做到也确实得费一番功夫。整理的重点是什么?这刚过完年,过年前收拾家里了么?办公室收拾了么?抗疫期间有没有趁机好好收拾?办公室里,堆成山的文件、堆满的纸箱、满是不用品的书桌抽屉等,惨不忍睹想要转过眼去的地方,会不会想起几个?即使一开始想好好整理,但是也会最终走过场,比如强行把东西塞进一个地方,或者擦擦满是灰尘的地方,这样的收拾也没有啥意义。

原来的样子,算是比较不错了 原来的样子,算是比较不错了,再看下面的图片

        整理并不是让外表变得漂亮。

        “整理实在很重要,这次一定要做到完美!“斗志昂扬去整理的,第一个容易陷入的陷阱,就是把整理和收纳术混淆。言必称《断舍离》、极简主义,研究收纳术,日本的各种收纳书大家都没少读。但是,在车间、办公室做整理的目标是,工作更轻松,效率得以提高。确实,摆放啊收纳啊,看起来很漂亮,心情也很爽。但是,如果仅仅为了看起来漂亮拼命地“收拾”,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还留着大量不需要的东西。有不要的东西,就会占你的时间。此外还会占用空间,产生空间的浪费。丰田的办公室,收拾的目标就是准时化JIT,“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只把必要的数量”拿出来的状态。不分青红皂白地收拾,不会有成果。即使脑子里知道“扔”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时可能会有很多人依然内心感到抵触。所以,必须从心理上解决一个问题:那些“总觉得这东西扔掉不太好”的心理。这实际上是需要对工作、业务的过去进行回顾,对将来进行设想推测,然后才能头脑清晰,内心不乱的。就是思考业务的改善了。仅仅局限于“这东西咋整?”是扔不掉的。所以,从有形考虑无形。

收拾的原则:(昨天也说过几个基本原则了)

1, 办公室同样要“JIT”,准时化。

2, 从有形的东西去思考无形的业务,考虑这东西扔不扔。

变化大不?打掉了一堵墙

正视不能丢掉东西的理由。

首先,想想“不能丢掉东西”的理由。第一,人人都有“把不喜欢的东西藏起来、不想看到”的心理。小学的时候你有没有干过把低分儿的卷子藏进抽屉里不让你爸妈看到的事儿?有几次?正是这种心理。在工作上也一样,因为订货错误而购买的无用的物料,做坏了的试制品等等,这些都是让你“想逃避责任”的东西。“让你想要逃避责任”的东西可以列举很多。

还有,虽然从前任手中交接过来了,但是不知道啥时候用自己又不想做出“扔”的判断,所以第二个心理就是“想逃避判断”。让你想逃避判断的东西也有不少,“我接手的时候就有的,我不知道!”——这话现场指导的时候经常听说。还会经常说的是“这个暂时不太清楚,先放在一边吧”。没有实际使用的打算,所以就把它放在看不到的地方。实际就是通过把东西藏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推迟问题,逃避判断。

还有就是“东西有富余不怕万一”希望更从容的心理,这是第三个心理。“不够的话就麻烦了,多打印几份放着吧”,会前的资料准备就是这个典型例子。由于“不够、没有”啥东西带来的“坏处”,比如“被上司骂了”、“丢了个客户”的惨痛体验,会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教训”,就会确保有富余。另一方面,由于“有它、很多、富余”造成的损失--例如存储空间增加或几年后报废的事实,往往不会被认识到。

这些实际上都是“自我防御心理”在作怪。解决这个心理问题,很重要。

学习很认真

整理,收拾,是不是得讲仨月啊?感觉还有很多没讲。

今天到此为止。

这个认识真正楔进脑子里,很难很难,一旦入脑入心,那就牛逼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