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7865662/ed1a56627d8cb6f1.jpg)
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阴
今天课间时无意看到这本书――《绿色承诺》,翻了一下,觉得很不错,打算利用下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读一读。
自从2016年3月10日,习主席在“两会”期间做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指示。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如果能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地球,认识环境的重要,培养环保意识,慎重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爱它,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章讲的是大气层
――人类的保护层
什么是大气层?
原来我们从太空中看,地球的地平线是一道美丽的弧线,上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蓝色光晕,这层光晕就是大气层。
为什么说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层?
首先我们要了解大气层和人类的关系及它的组成。打个比喻,如果说大气是水,那我们就是生活在水底的鱼,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可见大气对人类的重要。
大气层由各种气体、水蒸气和尘埃等组成。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1000千米,质量也大得惊人,相当于5座喜马拉雅那么重。而且不同高度的大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科学家把它们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
对流层
离我们最近的叫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中水汽最密集的地方,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平时看到的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层。
平流层
平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飞机的最爱。因为这里基本没有水汽,晴空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是飞机最喜欢的安全航道。
在平流层中还有一层由大气中的臭氧集中形成的薄薄的臭氧层。这个薄薄的臭氧层能阻止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所以说它就像一道屏障一样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中间层和热层
中间层和热层是信息传递站。中间层在平流层以上,是距离地球表面85千米的大气。中间层以上,距离地球表面500千米的这层大气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因此叫热层。这两层大气层会经常出现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美丽的流星雨和极光就发生在这里。借助热层中的电离层,人们还可以实现无线电通信。
外大气层
外大气层距离地球表面1000千米,在热层之上。这里温度很高,大气稀薄。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火箭、卫星等航天机器大展雄风的地方。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大气层的组成,那么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无论是冬天的雾霾还是春天的风沙,只要经过一场大雨的洗涤,天空幽蓝得像一泓秋水,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而不是彩色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光的物理知识。
我们打一盆水把它放在房间里有阳光照射得到的地方,拿一面小镜子放入水中,对着阳光,从镜子里折射的光照在墙壁上,我们会看到墙壁上出现一条美丽的彩虹。
既然阳光里有这么多颜色,我们看到的天空却只有蔚蓝色,那是因为太阳的光在照射我们的路上遇到了“绊脚石”。
太阳的光线就像水中的波浪。大家都见过下雨时的水面,当雨点落到水面上时,就会荡漾起一圈一圈的小波浪,一起一伏地向四周扩散。如果这些波浪碰上一颗小石子或其它障碍物,它们就会反弹回来改变波浪的方向。假如波浪很大,小石子无法阻挡,它就会从小石子头上翻过去,继续前行。
而阳光从天空的照射过程中会像波浪一样遇到许多“障碍物”。空气中的气体微粒和其它漂浮微粒就成了挡住阳光去路的“绊脚石”。
组成太阳光的颜色有七种,蓝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长比较短,就像“小波浪”;橙色光和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就像“大波浪”。当阳光进入大气时,“大波浪”的透射能力强,直接翻越过了大气中的“障碍物”射向地面,而“小波浪”翻不过去那些“障碍物”。当碰倒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会被“散射”得到处都是,布满整个天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了。
假如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我们会是什么样?
大气层为我们提供了生命必需的氧气,如果没有大气层,我们就无法呼吸。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吸收阳光中的能量,然后把它们储存起来,就像给地球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抵挡来自太空的低温。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就会冷得像冰窖。
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把紫外线阻挡在外。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生物早就被辐射灭绝了。
除此之外大气层还像一层坚实的盔甲,防止地球遭受流星雨以及其它星际物质的撞击。如果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像月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地球上的生物也会被那些外来物砸成“肉饼”。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知道了大气层的组成、天空的颜色、还有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我们了解了,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大气层呢?它可是像我们人一也会生病的哟!到下次的课间我再讲解。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保的方向有了,严峻的任务谁完成?环保的事业谁接替?美丽的家园谁创建?就靠你――我――他!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了解地球,保护地球,让我们抬头见蓝天,低头见牛羊!
2017.9.23初稿2018.6.5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