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让我们一起断舍离(四)
我们通过断舍离这种方式,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我们的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同样,通过断舍离,丢弃不需要不舒服的东西获得愉悦的力量。通过对物品的精挑细选,锻炼我们选择和决断的能力。确立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
一、扩展整理的对象,不仅限于物品,还包括眼睛看不见的思想和感情。
通过对物品的收拾整理,培养我们断舍离的习惯,让这种习惯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中去,并对此也进行断舍离。
比如,过去的陈旧的思想,在该扔时就要扔,一些消极的不必要的感情,该断就要断,不能藕断丝连,让过去的人或事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心情,左右我们的情绪,甚至破坏我们的人生。正是通过这种断舍离,让我们着眼当下,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一心一意活在当下。尤其在我们做选择时,处处以自我和当下为中心,选择让我们感觉需要、合适、舒服的人或事。
二、我们要看到"物品只是思维的证据,心灵的形态",而关系是变化的。
每一件物品来到我们身边,是缘分,是我们曾经心灵的选择。但是,此时此刻,当我们重新对物品做选择时,说明我们已经变了,我们和物品的关系也变了,物品不再是让我们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了,我们应该面对自我的这种真实感觉,让物品去它应该去的地方,于我们而言,物品不再是鸡肋,于物品而言,是物有所值。在此,人和物重新确立关系,各自找到需要、合适、舒服的存在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各自安好,彼此自在!这样,通过直面物品,看清自己的思维及感情状态,也就是断舍离。
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采取"自己提出要求,自己开始行动"的姿态,在确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兼顾他人,不分善恶、正误,接纳本源状态下的思维、感觉、感情。
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该做什么,在这种状况下,就不会轻易被各种思想和他人诱惑,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本心,不为别人和自己的期许而活。把握每一个当下,看清他人的所思所想,做出合适的取舍,不轻言善恶、正误,让自己处在一个自己感觉需要、合适、舒服的空间,这也可能是活着的每一个人所追求到境界。
最后要强调一点,也是断舍离的一项铁律,不能擅自丢弃他人的物品,换言之,既不要责备他人,也不要随意评判他人。这一点要求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距离、频率、接触时间上都要处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否则,人际关系就会显得紧张,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把握住度,要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