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思考🤔🤔🤔🤔4
精彩继续
关于化解身份焦虑的方法:
第2个,艺术也可以帮我们去舒缓身份的焦虑,说哲学是让我们依靠理性去客观地分析他人的观点,那艺术会让我们具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去深刻地理解他人,从而破除身份带来的刻板印象,比如讽刺漫画会让我们发现那些显赫的大人物其实并没有那么值得尊敬,举个例子,就在拿破仑称帝后不久,一个叫吉尔雷的英国人画了幅漫画,名为法国第1个皇帝拿破仑的宏大的加冕典礼。队伍画上是一个狂妄自大,臃肿不堪,高适阔步的皇帝带领着一群献媚者,马屁精和囚犯。拿破仑看了这幅漫画后,大发雷霆下令任何人只要把这幅漫画带到法国,无需审判直接送进监狱,他还通过驻伦敦大使提出正式的外交抗议,并发誓只要他成功侵占英格兰岛,定会去寻找这个漫画家,拿破仑之所以发那么大的火,是因为他知道幽默绝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抗疫方式,可以消解崇高,戳破光环,减轻人们对于社会体系中上层人士的过度羡慕和崇拜,而一些伟大的文学或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们对小人物产生共情和理解,德布顿在书中的原话是有助于,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那些在无人平调的坟墓中安息的每一个平凡人生的价值,他还举了个例子加以阐释,1848年夏天,法国诺曼底的好多家报纸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新闻的主角是一个叫德拉马尔的女人,他27岁是一个采访师,生活在一个小镇上,他对自己的婚姻生活逐渐变得很不满意,找了一个情人,他购买了大量的衣服和家具以至于债代包住,然后在感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吞砒霜自杀,此后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女儿和一个心神狂乱的丈夫,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则新闻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点,当时的读者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小说家叫弗洛曼,弗洛拜让这个故事在心里沉淀了三年,然后动手写作,当德拉达尔夫人摇身一变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包法利夫人,他的生活不再是非非即白的伦理故事,原先那个社会新闻似乎只能说明年轻一代对婚姻家庭的末世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以及宗教价值的沦丧,阿尔弗罗拜的小说则对人物的动机和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让读者随着包法利夫人度过他的童年,查她在女修道院的一举一动,眼看她和丈夫陷入一桩互不般配的婚姻,当看到她,最后把砒霜塞进嘴里,躺在卧室等待死亡的时候,大部分读者出于理解和共情不再对他评头论足,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真正的艺术永远站在粗糙的伦理说教的对立面,点燃我们对事物的敏感帮助,我们去理解人性的复杂,体会他人的痛苦,并在共情中得到治愈。德布顿还特别建议,如果人们对于财富问题特别焦虑,可以去特别关注一下波西米亚艺术,资产阶级根据商业上的成功和公众领域的声誉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而对波西米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体会领悟世界,以观察者或创作者的身份专注于艺术,因此用波西米亚艺术来对抗,对身份的焦虑,可谓对症下药,比如波西米亚艺术的代表是上世纪风行意识的达达主义。1915年达达主义的创建者查拉在苏黎世宣称,聪明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我们现在所缺乏的就是白痴,达达就是用他所有的力量在全世界创造白痴,然后他和追随者们,闯进高雅的,餐厅,向正在就餐的资产阶级,弹一嗓子达达著名的达达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给蒙娜丽莎画上了胡须。而达达派诗人胡歌伴儿则身穿用闪亮的蓝色纸板做的衣服,头戴女巫的帽子,朗诵他的诗歌,这些诗都是由多种语言拼凑而成的,毫无具体的意义,所有这些艺术都是用表面上的光感不惊去揭露和讽刺资产阶级的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