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更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笔墨传情

每年一届的高考,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高中三年,就是新时代没有硝烟的战场。

不敢想像莘莘学子们,每天在学校是怎样的煎熬。

孩子们很勤奋也能吃的了苦中苦,在学校消耗大量的能量,放学吃饭睡觉时间就由父母们来担当责任和义务了。

最近高考纪录片和电视剧少年派看多了,作为小学家长感触颇深。

孩子在小学我们关心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关心他们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身体健康,睡眠是否充足。

高中正直孩子们的青春期到来,再加上学业的压力,想想就很心疼。

虽然我的孩子离高考哪个年龄段还有几年,但是总感觉在一天天逼近。

现在的小学压力也不比我们小时候那样轻松自由了,只要你在校一天,成就就是你的话语权,其他做什么都作废。

为人父母,我们一边心疼孩子的压力一边被成绩深深的刺痛。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成绩第一,世界上哪有什么快乐教育。

如果一切随孩子的意愿做事,恐怕再聪明的孩子也要被伤仲永了。

我忽然有一个意外的感觉,我们国家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没有听说哪个学校有心理医生上课。

其实在这多元化的学校学习环境中,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应该有自己的心理医生,他们天天用脑,精神方面每时每刻都绷的很紧,这对孩子们总体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

如果学校能聘请心理专家定时给孩子们讲解心理,舒缓情绪好,对大部分同学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引导。

看完别人家的高考,我发现,学渣有心理阴影,学霸也有不健康的心理变化,只是不说活着隐蔽的太深,虽然当时爆发不出来,过后,心理问题也很复杂。

再说莘莘学子的父母大人们,心理变化跟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忽然感觉我们这些小学家长们真是幸福的不得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很稳定,也没有说付出过多少常人的努力,每天悠哉悠哉的学着,成绩也很好看的样子,让大家看起来都轻松愉快。

总的原因就是对比高中环境,忽然发现小学环境如此轻松自由。

可是身为小学家长,整天抱怨孩子们,作业没有做?考题都会就是分数不高,作文没有话说。这些都是我们小学家长之间无休止的议论话题。

回头如果跟高中生家长聊这个,估计他们肯定是不屑一顾的回答“小学就是小儿科,家长们先练好素质再来高中体验一下,你们就知道什么是紧张了?”

看了两集少年派,每一集不论是喜是悲,我的眼泪总似汪洋大海不断的翻滚着,止不住的往下流。

有时高兴的倾盆而下;有时难过的吧嗒吧嗒的流;有时伤心的痛哭流涕。

跟着故事情节,我的心已走进了故事里,一回做为孩子为成绩激动,一回做为母亲为孩子的精神状态,学习成绩,吃喝拉撒操碎了心;一回体验高中老师们惜才如命的战斗。

想想现实,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重点角色,电视剧偶尔还能给大家用欢快的音乐调节一下紧张的气氛。

现实根本就别指望,有的就是不断的打压,考题、现实逼迫着孩子们勇往直前,永不回头,直到三年高考结速的那一天,你才有喘息的机会。

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很多孩子放弃梦想,很多家长不再逼迫孩子。

剩下这些愿为理想献身的孩子们,家长也是跟着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用崩溃俩字一点也不夸奖。

每年都有很多送完高考的父母们,选择安静的离婚。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当初的我们明明约定好一起陪孩子努力到最后,为何,走到如今的地步?

一个家庭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需要父母双方的志趣相投,两个人的观点不要因为事情的变化而兵分两路,越走越远。在我看来,夫妻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我们的关系会一代比如一代,代代为感情而纠结,为学业而压抑,为精神而拖累。

最为全职妈妈是时候呼吁自己努力学习心理知识,首先调节自己然后家人和孩子。

如果能找到一个更优秀的心理医生,那是一个家庭的幸事。

我们关心孩子,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