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成为热议的马加爵事件

2020-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尉迟龙述

由于一份法律文书的公布,马加爵事件再次成为热议。这份法院判决书指当年马加爵案件审判长涉嫌犯罪。看到cj一篇总结马加爵事件的文章,才发现这件轰动一时的案件原来有这么多余波。
简单介绍下,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当年杀害四名同学后潜逃,引发舆论关注。最终马加爵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已经执行。后来在网络上流传有马加爵的遗书,指其因为被霸凌,最终愤而杀人。这则遗书实际上并非马加爵所写。但是以此为依据,还有dv作品二次传播。
回顾马加爵的作案过程,可以看出他相当冷静。一共四个同学,是分开几日杀害。中间如何藏匿尸体,以及事后如何逃窜,都经过了计划。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马加爵情有可原,这值得深思。
首先,这次审判长入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加爵可能无辜。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思维误区。这种联想的逻辑是这样,审判长入罪➡️他不是好人➡️他可能判了冤假错案➡️他判了马加爵死刑➡️马加爵可能无辜。这里存在两个逻辑问题。第一不是好人不等于判冤假错案案;第二可能无辜不等于无辜。其中第一个问题,既一个人有缺点就被无限放大,在现在舆论场中非常常见。比如粉丝骂战,会用对方的黑历史来论证这个人不可靠。
第二是那封伪造的遗书为何有很多人相信。这是因为他的构造很符合人们的刻板印象。马加爵犯案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而且家境一般。普通人基于这两点的联想,会构成一个自卑的局促的大学生。如果联系到自己曾经的处境(附加说明,从概率上讲,大部分的大学生活都曾经是局促与自卑的),则会由于共情而多一分同情。那么为何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害的大学生会去杀人呢?一般人的看法都倾向于忍无可忍(毕竟这更符合普通人的经历)。此时一份契合人类判断的遗书出现,自然会大加流传。
不仅是马加爵案件,面对很多社会新闻,我们都会产生类似的感受。比如女性会更对如家暴、强奸等恶性事件感到愤慨;部分男性会对强奸做出“不亏”的评价。刻板印象和过去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即时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偏好(偏见)。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更多的带有偏好的信息,如果依然只凭直觉,也很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
这个社会的变化,真的是人类需要努力才能适应的。
ps这还是一篇自我表达高于传播的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