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文/恒之馨
变换生命会来 就一定会去。
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
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去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去评价昨天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唯一办法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喜欢自己。
孩子有坏习惯时,如果妈妈的接纳方式得当,坏习惯会自然的消失。
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对网络聊天有依赖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些困难;对网游有依赖的人,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
自我是一个流动着的概念,每一个体验都在改变着自我的内涵,让人意识到过去未曾意识到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评价他人的选择,生命自由自在之道,该经历的艰难险阻还得去经历,不然生命就无法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内涵,经历过你才活过,不想经历苦也未知甜的意义。
经由后悔你可以再选择未来,而非过去,明白这一点,后悔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情绪。
内心世界是否美好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感的关键。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困境的另一个原因。
认知是人对感受到的信息与素材进行选择和强化,并组织成为一种可以指导自己行为、情绪的心理过程与思维结构。
完美的东西意味着终结或死亡。追求完美的人会终生处在自我放逐中。
佛家说:心中有,眼中才有。有时候人对现实的烦恼并不是现实有那么糟糕,而是自己总选择糟糕的信息,同时也缺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善极是恶,极端的道德社会其实也是恶。它把所有的人都逼迫进不道德的范畴,人人都觉得自己有罪。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残留一些幼稚的防御机制,如强烈的爱在很多时候要通过恨来攻击、控制去反向表达,而内心的愤怒也需要掩藏在爱的外衣下,被安全的释放出来。
于是就有了一种奇怪的悖论情‘我折磨你是因为我爱你'。你的所作所为,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反向心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行为带着明显的矛盾信息,接受他的同时又在排斥他,抓紧他和推开他的力量并存。
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到过世界的任何地方,甚至有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品尝过全世界所有的食物(美味的与难以下咽的),接触过所有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人群,谈过无数次恋爱,从事过许多职业(包括战争中的士兵与流离失所的难民),有过许多身份(穷人、富人、高官、显贵、精英、杂碎),有过很多次婚姻,当过父亲或母亲,经历过诸多身体的病痛,死去活来,那么他一定是他处的那个时代生命最有价值、最饱满,也活得最有滋有味的。
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
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
匆匆忙忙地旅行更像是逃避。
一个不那么爱自己的人,也不可能去爱别人。爱是一种体验,有爱的体验的人风吹过是乐,雨飘来是喜,内心洋溢的爱把世界渲染出美丽的颜色。
整理/恒之馨(李子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