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被标签化了
我们的生活被标签化了
——茹心
本来是一件小事。
主管跟合作商倾谈了所有的合作细节,合同也拟好了,合作商那边的客服也在着手准备合同的事宜,结果发生了停电的意外,合作商那边的客服只好外出打印文件。主管因有事跟合作商一起外出了,临走前特意交代我留下核对合同。这本是一件小事,结果那客服回来了,见主管不在,以不信任助手身份的我能很好完成这个核对工作,坚持要等主管回来再处理。
气愤吧,不是因为客服的不信任,而是凭什么被她这样标签化呢?
这项目的跟进,虽然于主管,我是助手的角色,但是项目从开始我就一直跟进的,这客服也是知道的,仅仅因为助手的身份,硬是塞给我一个不值得信任的标签,甚至还罗列一堆借口以巩固她拒绝的理由。
我是不明白她,主管负责签合同,助手负责核对合同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她凭什么就给我冠上一个不值得信任的标签呢?
她似乎忘记了:我在项目的存在价值,不是一句话所能标签的。我或许于主管是低一级,这并不意味我的能力水平就差一级吧,何况合作这么久,如果真的能力有问题,主管也不至于让我跟进项目吧。
我是超讨厌用标签去定义一个人,却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被别人化作冰冷而呆板的标签。这也许是我们为什么觉得生存压力大,生活很累的原因:我们总被别人贴上标签,然后自己又拿着被贴上的标签,去跟被标签定义的别人寻找契合点。
于是乎,我们忧伤的发现:当我们真正开始交流的时候,在外界标准化下,物质权利的腐蚀下,谈话的双方就变成一个灵魂赤裸裸地跟另一个赤裸裸的灵魂在交谈,然后配上那些所谓的标签,瞬间就变得苍白无力。
或者形象的说一句:在贴上的标签面前,你我都变成了贩卖的商品。
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被硬生生地标签化了呢?是时代发展速度过快,是网络信息的泛滥,还是人心过于浮躁呢?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快餐时代,很多人都喜欢用标签去定义评价别人,因为这样可以省掉很多时间。
比如吧,了解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他读的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在哪里工作,现在是什么职位”或者“他在国外读过博士,现在在哪个大学教书,还是一个富二代……”
就这样的简短介绍,完成了对一个人的初步了解,全是他人介绍这个人的所有生活标签,然后在这些标签的影响下,大概虚构出这个人是个怎么样的人。请问,这些外在的标签,真的能让你了解这个人多少呢?
或许你并不知道他有多憎恨这个工作职位给他带来的失眠困扰;或许你并不知道他有多憎恨“有钱”的家庭让他从来不曾在父母身上感受到温暖,而硬生生被别人扣上“富二代”这个标签。
在工作或者生活的舞台上这些苍白的自我介绍,摆出社会所标签的种种外在条件,我就能从中知道这个人的内在。于是乎,认识一个人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标签:“抑郁症”,“社交焦虑症”,“白富美”,“高富帅”,“小鲜肉”,“傻白甜”,“矮矬穷”,“神经病”,“富二代”,“穷二代”……
于是乎,新闻报道某某博士一年发表了多少高质量的论文,却因抑郁症被迫休养。这样拥有高学历,却把思想和生活都活成了抑郁症。
也有些人,学历是高中毕业,凭借对生活的热爱,自学了心理学十年而成为知名的心理专家。
甚至乎,出席一些同事的家宴,听着太太哭诉在别人眼中标签为成功男人的先生只会一味顾着赚钱,从不关心她与孩子的生活。
见过一些因为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被标签为“神经病”,然后被大家像躲瘟疫般躲闪;见过在别人标签为“成功人士”的公司高管一味追求利润而牺牲旗下员工的健康。
再怎样符合社会大众口味的标签,并不能真在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而且有时候,这些所谓的标签往往会成为我们真正去了解一个人的阻力。
小敏谈起她的一个相亲对象,是一个高学历的理工男,她就标签对方是一个高学历情商低,认定对方不会理解她,认定对方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因而在跟对方交往的过程中,每当对方有某些行为言语让她产生不满,就急切以“情商低”冰冷对方的解释,当心底产生意念的偏执,又怎么会不错过给他解释和真正了解他的机会呢?
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被别人所标签,“好学生”的标签来源“成绩不错”,“孝顺”的标签来源于“顺从父母的意愿”……似乎没有这些标签的存在,我们会在生活形成莫名的恐慌,对未来有太多的未知而不不知所措,结果久而久之,我们的生活就只剩下了标签的介绍,形成了一种僵硬而没有生命力的生活。即使我们体内的鲜血是流动的。
再深思一番,假设去除了这些外在的标签,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比如说跟一个陌生人介绍自己,不说职业,工作,学历,而是谈谈哪些东西能让我充满生命力,谈谈我所向往的生活,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种种心理历程,会不会让对方不耐烦走掉了呢?或者被冠上“神经病”的标签呢?
如果两人相亲,不是谈收入,拥有多少资产,而是聊聊双方最热爱的事,最疯狂的事,最喜欢和最害怕的事,谈一谈人生经历的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不会让对方觉得不靠谱,胡乱编故事而走掉了呢?或者被冠上“傻白甜”的标签呢?
生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是外在赋予的标签在相处,真正了解一个人靠深入交谈与相处。只是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影响下,这些做法都太浪费时间,远不及一个标签化来得省时省力,正如介绍一个人用几个众所周知的名词就可以一目了然,又怎么会耐心倾听心灵之交呢?毕竟心灵的东西很多存在臆造,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承受那么多未知和不确定,即使很多人也知道标签化的他人不一定是真实的他,但更多人愿意通过标签化去“认识了解”这个人。
现在的我们,更多感叹生活的沉闷,没有激情。这多与生活被标签化有关,我们常见某员工描述让他如何痛恨的生活和痛不欲生的老板;某些满口叫喊生命没有意思的人;对快递人员送件稍有怠慢而破口大骂的人……请问这些老被生活标签化了的人生,就算是个博士学位年薪百万对于这沉闷的生活又有何改变呢?
所以,淡化外界的标签,实际是给自己一个感受自己内在的重量和灵魂温度的机会,所谓内在重量源于平时将时间花在生活的哪个地方;所谓灵魂温度是与他人相处所散发的磁场。怎么说,时间沉淀是最不会骗人的,当选择花费时间的方向,也就意味一个人得到相应的谈吐,气质,生活方式,而在标签化的重量,更多人愿意去花时间迎合他人的需求,而忽视自身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考证,最后却只留下不知所谓的累。
淡化外界的标签,还是想着百年归老后,这副曾经游走于世界的躯体会留下什么印迹,比如曾经有趣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后代,谈吐教化着后代,还有一种尊敬他人的灵魂温度。
个人介绍:安静游走于寂寞的自我空间,用平常心对待生活点滴,奔走于生存的底线,聆听着生活的教诲,敏感的享受生活的磨练,期望有一天,奔跑于太阳底下。公众号: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