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化门的前世今生
南京明城墙,从公元1366年初建,巍然屹立600多年。
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13座城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也就是典故中的“里十三”。
外郭还有18座城门,号称“外十八”: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栅栏门、江东门、小驯象门、大驯象门、小安德门、大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
其中姚坊门就是今天南京人熟悉的尧化门。
朱元璋起的头
尧化门真名是姚坊门,这里曾经真的有座城门。
据历史记载,姚坊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此地附近有一座姚坊山而得名。姚坊门有外瓮城一座,城门及瓮城由城砖砌就,两侧城墙用泥土堆筑,俗称“土城头”。
洪武年间的地图曾标注有姚坊门。
如今,姚坊门门址早已无存,但尧化门、土城头地名沿用至今。在土城头路部分区域,至今还能看到残留着的3~4米的城墙断垣。
当地没拆迁前有个“门里村”,从村名就能看出和外郭城门有关系,且在周边发现过一些散落的明城砖。之前有专家曾对该地区考证过,基本能确定姚坊门的位置就在仙尧路与尧化门街的交叉路口。
明初到清初,包括姚坊门在内的外郭城是南京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有了内十三门,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建造外十八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在建好南京内郭城城墙后,率领众皇子和大臣登上紫金山观察城墙形势,众人都称赞城墙修得雄伟,只有四皇子朱棣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意思是说紫金山是制高点,在山上架炮打皇宫,城墙起不了防御的作用。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下的令却是真的。他命令在内郭城之外再修一道外郭城,将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制高点都包括进去,使得将来进攻南京的敌人无险可凭。
英国人弄的幺蛾子
清取代了明之后,对外郭城疏于管理,很少修葺,本为土墙的外郭城墙逐渐倒塌。清《同治上江县志》记载,清末南京外郭城墙就已经基本夷为平地了。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曾经利用外郭土城修筑公路,这是对南京外郭城的一次致命打击。至今,自双龙街到观音门的一段就是当年的公路路基,全长30公里,其实就是外郭城遗址。
上世纪30年代,南京尚存的外郭城门为观音门、高桥门、沧波门等,抗战期间,因为难民取砖建房,沧波门被拆毁。1949年,因为燕子矶通公交车,观音门被拆毁。观音门也是南京所有外郭城门中,唯一留下影像资料的。1953年,最后一座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因为年久失修倒塌,被市政部门全部拆毁。
外郭城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可是什么时候姚坊门变成的尧化门?
这得说回到清光绪年间。
京(宁)沪铁路镇江段的老照片。
《栖霞区志》里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英国人修建京(宁)沪铁路时拆掉了姚坊门,同时为英国工程师做翻译的中国人,口音太重,普通话不标准(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口音中,花、化(hua)均发音为fa,fa与fang发音接近,于是fang、fa混淆,“姚坊门”就演变成了“尧化门”,从此一直被当地人所用,所以如今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是尧化门。
然而这个说法有人不同意。有南京城市历史研究者找到新史料后发现,“尧化门”的“出炉”,可能和英国翻译没什么关系,而是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就有了。
“摇晃门”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随后,向荣率领清军沿江而下,建立起江南、江北大营,双方在“天京”周边地区展开了激战。
1855年,李秀成在镇江得到攻打向荣部的命令后,率领解救镇江的太平军,返回“天京”外围燕子矶一带驻扎。在权衡利弊后,他与陈玉成、涂镇兴、陈仕章等入京,面见东王杨秀清,向东王杨秀清提出了不攻打向荣部的理由——“向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杨秀清大怒:“不奉令者斩!”李秀成等人“不敢再求”。
这次太平军与清军在尧化门一带的激战经过,被李秀成详细记录在《忠王李秀成自述》中。
忠王李秀成画像。
这次交战以清军大败而告终,第一次“天京”之围遂解。
《忠王李秀成自述》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篇《太平天国》(二)中,文中多次提到了“猺化门”,“次日开攻,移营由燕子机〈矶〉、猺〈尧〉化门扎寨四营,猺〈尧〉化门清将是向帅发来镇守,我自此屯扎。次日张国梁已由当涂〈丹徒〉返回孝陵卫,是早引军与我迎战,自辰至巳,两军并交,张军败阵,天朝之军,顺力追赶。是日张军仍回孝陵卫,我等移营,重困猺〈尧〉化门清营。次日张国梁复领马步前来,两家立阵想〈相〉迎,各出门旗答话。步战汉兵,马战满兵,两交并战,自辰至午,得翼王带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等引军到步助战。清军满兵马军先败,次即向、张[所]领汉军亦败也。是日向、张所救猺〈尧〉化门未能,自军败阵,后被我四面追临,当即攻破孝陵卫满汉营寨廿余个,独乘〈剩〉向帅左右数营,张国梁自扎七公〈瓮〉桥,此亦乘〈剩〉左右乘〈剩〉己营也。是夜向、张自退,我天朝之兵并未追赶。”
这里的“猺化门”,就是今天的尧化门。
而与此同时,在清方的文献里,仍然称“姚坊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篇《太平天国》(四)佚名著《粤匪纪略》记载:“初难民居姚坊门高庙,后移于栖霞寺。”
对阵的双方都对同一个地方固执地叫着不同的名字,也算是壁垒森明了。
“尧化门—南京”,可见当时的交通不便。
住在附近的居民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尧化门一带交通不便,道路崎岖,车行至此上下颠簸,人们还开玩笑地给尧化门起了一个外号——“摇晃门”。
我年少时的家,原来的门牌号码是尧化门街6号,就在尧化门街的十字路口处,那里就是姚坊门的旧址,所以那个地势比较高,从十字路口往老街走是一段下坡路、而从老街往十字路口走时就是上坡路,小时候走的还是蛮累的。高庙的地名现在还在,而土城头、门里村都存在记忆里了。我的同学我的三叔都曾住在门里村。原来门里村的位置已经是尧化门的市民广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