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学习计划

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2019-05-30  本文已影响773人  疏宏

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写了一本叫《异类》的书。也许你对这本书的名字很陌生,但你一定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即“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概念。没错,格拉德威就在《异类》这本书中讲到:专家级水平是“刻意练习”出来的,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到超凡。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我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

“嗯?不是一万小时吗??怎么20个小时也能学会技能了?”

“任何技能都能学会?有没有这么神奇?”

“怎么听起来有点像网络上和路边发放的‘一个月包会,不会退费’的小广告?”

当然,如果“20小时”方法真的有用的话,对于一万个小时学精一项技能与20个小时学会一项技能,你肯定会选择后者——先学会,再学精嘛!先别急,在开始翻开学习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弄明白这几个问题。

问题一:“一万小时”和“20小时”分别学什么?

“一万小时”是个什么概念?如果你每天苦练八个小时,你得用整整三年半的时间,并且全年无休地练习技能。如果你想拥有双休日,一年标准工作日就是260天,同样每天苦练八个小时,要达到一万小时的话,就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坚持5年,还不考虑大脑的实际消耗情况和生理需求。事实上,思想高度集中是件十分耗神的事儿。意志力不仅是一种思想力量,更是一种生理力量,当大脑疲惫到生理极限的时候,猛喝“鸡汤”是没用的。即使世界顶尖领域的大师也才能勉强坚持每天“刻意练习”三个半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至少需要坚持练习10年。(光是想想都没有开始的勇气)。

喝口水,压压惊。注意这里有一条很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内容: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你期待成为第二个杨丽萍、郭晶晶、李娜、邓亚萍,朗朗,那你必须要用至少一万个小时精心地、系统地练好每一个动作步骤。几乎每一个顶级运动员都是从小开始练习的,他们经历了至少七八年时间的不间断练习才可能成为顶级大师。但是,如果你学习舞蹈、打游泳、乒乓球、乐器不是为了站上国际领奖台,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享受生活,这就是另一回事了。既然你不奢望成为超级大师,当然也就不必要付出所谓的一万小时的努力了,仅仅花适当的时间和精力,你就可以达到“学会”的目的,而不需要“学精”。你要问了:“适当的时间”是多长呢?这本书会告诉你-大约20个小时。

问题二:20个小时究竟够不够?

这里所说的20小时,适用于的是人们日常的学习小目标。

从人类学习曲线图可以看出,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在前期的学习能力提升最快、效率最高、提升空间也最大;

越往后,学习过程对专业性和精通度的要求越大,提升开始变得困难。这也是从“入门”向“精通”过渡的阶段。

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那是否花费20个小时就能实现入门的小目标?别着急,作者乔希·考夫曼给出的回答是:只要制定合理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和安排时间,答案是肯定的。本书就为你提供了有效学习的10个方法和快速习得技能的10个方法。

——有效学习的10个方法

收集信息

—实践前,查阅一下和这门技能相关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克服困难

—意识到自己有困惑是很好的,你可以找出产生困惑的地方,把困惑解决掉了,也就理解掌握了新知识。

关联类比

—类比是学习理解新知识点的重要方法;而关联是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转换的重要途径。

逆向思维

—确保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漏掉一些要点。

咨询交流

—咨询内行以减少弯路,交流体会以加速自我前进。

间隔重复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是记忆的根本策略。

创建定式

—大多数技能学习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确定项目、着手准备、坚持学习等。建立一套定式可以让我们比较轻松地了解其中的关键环节。

预期测试

—预期测试是指依靠已知经验,在尝试实践前假设接下来会发生的变化或者产生的结果。

尊重生理

—大脑和身体都需要一个自然的休息。最佳的学习周期是90分钟左右。

——快速习得技能的10个方法

选择方向

—要想习得技能,必须的有兴趣点的存在。因为越有兴趣,学得就越快。

集中精力

—即“要事第一”。选择一个你心仪已久的技能,“有且只有”这一个。

制定目标

—这个目标,说得简单些就是学完这门技能后你要求自己达到怎样的水平,用来做些什么?制定目标时要有分寸,既不能唾手可得,也不能好高骛远。

分解技能

—分解细化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则。分解学习技能,有助于我们在众多步骤中判断出至关重要的那一步。

获取工具

—大部分技能的习得都离不开必要的工具。只有获得了必备工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充分学习。

扫除障碍

—聪明地利用意志力和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改变所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腾出时间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筛选出低效时间,将之用来干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洗澡。

及时反馈

—快速反馈有助于快速习得技能。把实际操作情况和所获得的结果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再做出适当调整。

计时训练

—持续训练时间越长,技能习得就越快。每天腾出时间做3-5次分段计时训练,就会看到明显进步。

数量与速度

—刚开始学习时,必要的训练量和训练速度是制胜法宝。练得越多、练得快,才能学得快。

当然,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个体差异都会导致学习进度快慢不一,20个小时——或左或右,只是习得技能的一个概数。

问题三:20个小时到底怎么用?

“10+10”是不是有点太复杂了?如果你足够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的话,你会发现这“10+10”方法和我上一篇简书《把时间当做朋友》之自我管理篇中自我管理的方法有雷同部分。其实“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密切不可分离。它们都属于原则性要求,书本中的内容都是为“自我管理”和“快速习得技能”提供一套学习方法,要求你把要学的技能氛围若干小步骤,把你认为最为重要的步骤先挑出来集中学习。

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四大核心步骤。

分解步骤—把技能做程度的细分,分成若干小步骤。

充分学习—对每个小步骤进行充分学习理解,以便进行灵活的练习,并在练习中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自我纠正。

克服困难—克服在练习中出现的生理、心理或是情绪上的障碍。

集中练习—至少用20小时集中练习最为重要的小步骤。

本书的作者在执行以上四大步骤过程中将“10+10”方法融会贯穿其中,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如何在20小时以内(每天学习90分钟)便学会了6个全新的技能——瑜伽、编程、盲打、围棋、弹琴、冲浪。

在《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两种可以使人们创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维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前者认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一个人学不好,是天生的,他注定学不好;后者认为能力的来源是反复的联系和长期的坚持。如果一个人做错了数学题,不是他没有天赋,而是联系得还不够。而神经学研究表明,大脑是“可塑的”,只要肯练习,人的大脑是具备提高技能的功能的。

所以,如果你有感兴趣的想要去学的技能,不妨翻开这本书,跟着作者一起,Get新技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