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只不过是走个过场?

2018-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山哥杂谈
在外漂泊的你,还不如它们,成群结队!

在外面飘久了,回到家乡,总觉得有些不习惯。

天气很干燥,风也很大,柳絮满天飞,看着它们自在飞,真生气,越看越想打喷嚏。这是其一。其二,我遇到了坐地铁而没有带现金的尴尬。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坐地铁,一分钱没带,以为可以手机买票,一买票傻眼了,只支持现金,正好又是上班时间,也没年轻人来买票。于是找到售票员:你好,没有带现金出来,转账给你,帮我买张票可以吗?

售票员:不好意思,我们上班不允许带手机。

转而又问了几个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结果相同。

服了,买张票这么费劲吗?

“出站右转,200米,有家商店,你去试下,看看能不能换到现金?”

回头一看,一个大哥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墨镜,头发好像好几天没有洗过。不过,他的这句话,让我觉得此刻的他拥有天使般的容颜。

“谢了!!!”

我就纳闷,那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一个解决方案,还不如一个路人?

嗨,虎落平阳被犬欺啊,唉,不对,这TM也是我老家。也怪自己,笨,脑袋不转个儿。。。

蹭蹭蹭,三步并两步,出站,到小商店,老板二话不说,给换!10块,不买东西也给换。

大哥,你真好,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不禁感叹,唉,太落后,大小也是个省会城市,但和某市相比,总有些差距。

在外面飘久了,回到家乡,总觉得有些不习惯。

可能是气候,也可能是饮食,也可能是生活习惯。

再想一想,算了,回家,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这些小事儿,何必当真呢?

 

再说啦,对于一个吃货来讲,

当麻辣烫的香味儿飘过来的时候,当箅子上的烤肉滋滋作响的时候,当烤串儿在眼前晃动的时候。。。这一切的不适应全部都会忘掉。吃货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美食不能解决的。有一种吃货,吃的是家乡的味道。当你的面前,摆着佛跳墙和大酱汤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大酱汤;当你的面前摆着满汉全席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拿起煎饼,卷上一根大葱,抹上大酱,然后一口一口的嚼起来。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吃货,在那个时间段只好(读四声)那口。

吃,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全部!

家乡,还有家乡的风景,每一个风景都有一段回忆。由于回忆太多,这段就略过吧!

家乡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割舍不掉的回忆。回忆的人也太多,这段也略过吧,哈哈!不是不想写,只是我太懒。但是,有两个人,不用回忆,他们就在那里。与聪明的你总会产生共鸣,不错,他们就是父母!

每天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家倒头就睡。天一亮,发现,头下多了枕头,身上多了被子。这样的回忆还用回忆吗?不就在眼前?倒头就睡的你,有留意过客厅的餐桌上摆着什么吗?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到底热了多少遍,你知道吗?

刚睁开眼睛,一个电话,头也不洗就跑出去了。于是,重复的一天又开始啦!!!

直到有一天,早上电话没电了(当然,我不知道电话没有电了)。看见桌子上摆着豆腐脑和油条,赶紧去刷牙,手还没有擦干就吃起来。

对,就是这个味儿,一点都没变。

这时,老妈也坐下来:还是他家的,你爸刚买回来的。

老爸也坐下:前两天早上你都没吃,中午的时候都让我给吃了。

WHAT?前两天有放油条在这里?早上出门怎么没看到?鼻子也不灵了呢?难道是柳絮引起了鼻炎?

看着他俩一人坐在一边,又多了几戳白发。这白发背后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呢?我有问过吗?只记得,他们每次打电话,没聊多长时间,总是用忙来结束电话,虽然有的时候忙的不是什么正事儿。也许,他们刚要说些什么,就这样被打断。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啦。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有一种思念,叫做白色?

他们的眼角也多了些皱纹。应该是叫鱼尾纹吧,只有过得开心的人,鱼尾纹才会那么深,不是吗?可他们究竟过得开心吗?我有问过吗?每一条皱纹都很清晰,就像是精心画上去的,每一条皱纹深处都显得很光亮。那是经历过汗水的打磨,还是泪水的冲刷?

突然,我不敢继续看了,也不敢再想了。只觉得嘴里的油条没了味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变成了走一下过场?真正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那回家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为了找几个朋友,谈着似有非有的项目,吹着天南地北的牛逼?你可以为客户东奔西走,却不能为家人买顿早餐?你可以和刚认识的朋友谈天说地,却不能陪父母聊聊家长里短?

回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不过是走个过场!

 

今晚,谁叫我也不出去,陪他们看会儿电视。

开启抗战模式

 

最后,一首诗,送给所有在外拼搏的朋友们:

一走一年

 

寒冬里

天还没有亮

偷偷睁开眼

黑的天空

黑的房间

黑的双眸留恋这一晚

一杯开水

一碗泡面

一行脚印在雪地上蔓延

列车的前行

把我带得越来越远

这一走,又一年

一走一年

从五到七

从北到南

一走一年

走不掉责任

走不过时间

一走一年

走出了千里

走老了容颜

一走一年

走出了距离

走不断思念

(诗,作于2011年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