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士研究生的一点想法
学历和学力有必然关系吗?
1917年,24岁的梁漱溟成为北大最年轻的老师之一,教授哲学。当年,高中学历的他,考北大是落了榜的,但他的文章和学识,被校长蔡元培看中。蔡校长再三登门拜访,梁漱溟只好答应。
既然考不上大学,那就来当大学老师吧,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梁淑溟终成一代哲学大家,并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在乡村扎根十几年。
所以,学历和学力有必然关系吗?至少,教育的终点不仅仅是文凭,学历和学力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也不是因与果。
当年的蔡元培,甚至,做过更出格的事情。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没通过,却直接被蔡校长当博士招贤了。胡适的这篇博士论文,后来成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创先河。
相比博士帽,博士帽下面那个思考的大脑更为宝贵。成为博士,不只为了学历,更是一种学力。
事实上,不管你学的是物理,还是化学,或者生物,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英文全称都是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Ph.D——字面意思是哲学。
但Philosophy并不仅仅指哲学。它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热爱智慧、追求知识。它代表着求知与创造,代表着一个人对自然科学有着广博而深刻的认知,并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
这是对一个人思辨能力的训练,创造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甚至是哲学层面上的。如果说博士是学历的塔尖,而塔尖背后的思想之光,则更为闪耀。
成为博士,成为属于自己的光。
上面这则博士招生的广告着实说出了关于博士的看法。我很赞同博士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一种思考能力,而不简简单单是一顶帽子。
很多人即便没有上大学,做研究,却也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这样那样的锻炼,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深度,因此也相当获得了博士的经历。只是很难去界定,也似乎没必要去界定这些东西。
虽然说帽子很重要,可如果实力配不上帽子,无非就是生产出了一个垃圾罢了。而如果实力配得上帽子,说自己是谁都有人会相信。这让我想起了电影《猫鼠游戏》的主角,花了一个晚上备考,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
人不行,到哪里都不行。顶级的人才,需要顶级的思维。如果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人能够实现自我完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培养出来的只能够是一些低端人才。
社会到处都是问题,简单的问题很多人能够解决。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很多人就已经解决不了了。更加复杂的问题,解决的人就又少之又少了。而中国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很多人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