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拆书分享
当你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呢?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而陪伴孩子最多的、最能给到指引的就是父母。
或许我们可以从老一辈那边获得一些经验、或许我们会有一些自己与生俱来的想法、或许我们会得到一下朋友的建议,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想给到孩子更合理、更有效的引导,尤其是第一次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你。
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各种行为,你是希望孩子处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处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
这本书的作者金伯利•布雷恩女士,是美国的儿童教育专家、文学硕士、雅虎节目制作人、百万级育儿作家,她致力于刚出生到6岁儿童的成长教育研究,把研究心得融入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中,这本书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四个字“情感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为什么要情感引导呢?读完这本书之后会发现,作为父母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一、父母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1:控制型和放任型的父母
控制型的父母特征是,孩子什么事情父母都要管,大到学习交友,小到穿衣吃饭,事无巨细全部由父母来主导完成,例如晚餐后,家中2个孩子互相追逐,玩得很开心、声音也很大,你家住在3楼,家中的地板被跑得咚咚响。你打开电脑,想做些事情,但实在太吵了,静不下心来。
控制型的父母,你冲着孩子大声喊:“你给我停下来,立刻回到房间里面去看电视。”
这样的父母,他的话就是命令,作为孩子必须无条件的去服从。
其结果就会导致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考虑不到孩子内心的感受,甚至于动不动就板起脸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惩罚。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会缺乏自信,缺少自己的思想,孩子长大会走入两个极端:
第一种是缺乏自信,缺少自己的思想,缺少创新意识;
另一种是控制欲反而会更强,因为长期受到压制,他一直渴望有一个放纵的机会,一旦出现就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并且肆意利用。
因为你越大吼,孩子就只听到的是“不许”后面的词。因为孩子是听不懂否定句的,你不要看电视啦!孩子会自动过滤掉“你不要”,而接收到“看电视”的信息。
不光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听不懂否定句的。
不信你听:千万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哦!哈哈!
我再问:大象是什么颜色的?你肯定记住那是粉红色的了。所以不要对孩子做错的事情过度反应,那样只会强化它。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步入大学之后,会沉迷于游戏,甚至于完成不了学业而被退学。这样的孩子是丧失了自控力。
而放任型的父母则是对孩子没有原则性的放手,看到孩子这样吵闹,你安慰自己:小孩子嘛,就是这样,不用去管!等邻居上楼来敲门,你甚至会说:哎!我有什么办法呢,我也管不了!
这样的孩子由于缺少约束和规矩,个性散漫,长大后集体意识淡薄,我行我素,更容易发生一些出格的行为。
如果你会情感引导,该怎么做合适呢?
自己先做一个深呼吸,调整情绪
对孩子们说: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今天的心情都不错哦!一个个跑得像小火车一样,不过你们能到外面的小区草坪上去玩吗?
我们可以在草坪上设置一个障碍跑,在室内不不方便赛跑,等妈妈忙完工作就去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小区的草坪上,可以吗?
这种处理方式既有效果又有包容,父母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胁和惩罚。
误区2: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这样的父母以自我的意识为导向。
例如常见的孩子摔跤了,我们常常会说:不疼不疼,快起来!
原本的初心是为了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学会自强。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何你和同事走在路上,你不小心吧唧摔了一跤,同时走过来说:“哎!不疼不疼,快起来!”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杀他的心都有了吧?!!
我们换位思考想一想,孩子他摔下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感受呢?
从同情孩子的角度出发,首先是害怕:
前一分钟孩子开心的奔跑,后一分钟就重重地摔倒了,心理上瞬间有落差;
随之而来的感受是尴尬,孩子心想,我的天哪,每个人都在看着我!我一定看起来很蠢!这种尴尬可能比任何实际的创伤更让孩子难受。
如果我们忽视他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就很难顺利的融入到社会。因为他的感受不能被发现,他也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甚至于会伤害到别人而不自知。
美国有一项调查,画出对一些只有面部表情的简笔画,例如开心、愤怒、难过等等,让孩子们识别。
结果发现校园里面的小霸王,很多都不能清晰地分辨出面部微表情的差异,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欺负别的孩子,其中一条核心是因为他自己不能分辨对方的情绪,无法理解对方的感受。
我们再回到孩子摔倒的画面,如果孩子自己爬起来说:我没事!继续接着玩,这种情况很简单,你就继续陪伴就好。
如果孩子眼中含着泪花,似乎被吓坏了,如果简单地说:“你真厉害,自己摔倒马上就站起来了!”这种赞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尴尬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妈妈并不在乎。
此时你最好关心的询问:“宝贝,你是不是摔伤了?还是吓了一跳?”
孩子的回答可能类似于,我有些害怕。你可以继续讲:
“妈妈看到了,你刚刚跑得很快,摔倒确实很突然,要不要我们一起坐一会,然后再去玩?”
你所做的是给予孩子的支持,而不是轻视或否定。
需要提醒的是:只有当孩子哭起来或情绪明显低落的时候,采取要你进行情感引导,这时,就不能再轻视或否定孩子的情绪了。
我们平时对孩子有哪些表示同情的话,想一想,记得及时地说出来!
误区3:只采用外部的激励和奖励
为了引导孩子完成大人的要求,我们常常会给予奖励。
如果孩子哭了,会说:别哭别哭,妈妈给你买糖吃。
要激励孩子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奖励你一个小红花。
鼓励孩子好好考试,会讲:考得好我们去旅游……
适当的奖励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让孩子感觉到仅仅为了奖励而去做一些事情,久而久之就会缺乏内心的动力,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来自于外部的确认,会感觉不到事情本身的乐趣所在。
举个例子:
你刚从超市回家,车上装满了冷冻食品,需要尽快拉进屋里。你3岁的孩子在哭闹,他想继续留在车里玩。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你很有可能会说:“如果你马上下车,妈妈就给你奖励一块饼干。”
孩子为了饼干而下车,他并不知道冷冻食品需要尽快拿回家。
如果我们不贿赂,可以从情感上进行引导:
“妈妈知道你喜欢在车里玩,因为妈妈要你下车你才生气,但是对不起,宝贝!我们必须进屋里去,我们需要把买的东西放入冰箱,否则就坏了不好吃了,比如你喜欢吃的冰激凌就会融化了,你能帮助妈妈吗?”
接下来让孩子帮你拿些东西,并趁势轻轻地抱他一同进屋。
孩子可能会依然不满,但大吵大闹的情绪很可能会因为你的同情和安慰的话语而很快消退。
而如果你仅仅是贿赂他,没准下一次他又想在车上玩,还会期望同样的回报才肯合作。
成年人同样,就像我们有的人工作就只是为了挣钱,如果说钱少了,你还愿意去做吗?当你选择不去做的时候,就证明这件事情对你本身而言没有什么乐趣!
给钱相当于就是奖励、就是确认。我们试想一下,你的一生都会有人给你不断的确认吗?并不是的,这需要我们自己找到其中的乐趣所在,我们都希望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才能把内心动力和外部确认完美结合。
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如此,让他好好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成绩,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考取好的学校,而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了自己希望的样子而努力。
误区4:是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这也是我们父母常犯的一个问题,例如。孩子不小心弄洒了一杯牛奶,家长一气之下说:“你今天犯错了?晚上不允许再看动画片!”
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不陌生。
我们来想一想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显然是没有的,孩子经常受到这样的惩罚,他会感受到父母的负面情绪,自己为了避免惩罚而学会欺骗、会说谎,这是我们父母都不希望的样子。
那么如何做更合适呢?以下步骤供参考:
前提父母不要发火、不要说教、更不能惩罚孩子
首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一起玩一会。
妈妈说:“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桌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孩子真的玩起了牛奶。
接着学会自己收拾。
几分钟过后,妈妈说:“牛奶是你洒在桌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和抹布,你想用什么?”
结果孩子选择了海绵。
她们一起将桌上的牛奶收拾得干干净净。
最后,避免错误再犯。
妈妈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
孩子通过反复实践,知道要用双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这样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这是操作一遍是不是成了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一课呢!
二、情感引导的作用和方法
作为和孩子相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4个字:情感引导。孩子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的增长,但是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我们需要帮孩子来学会。
有这么一个例子,几个小男孩在一起玩耍,非常的开心。一个小女孩很感兴趣,走过来了。
这群男孩继续在疯狂的追逐,其中两个男孩拖着玩具车直接从小女孩的脚上压过了。
小女孩被这个举动惊呆吓住了,短暂的沉默之后哇哇大哭,而这两个男孩呢,若无其事,继续再进行她们的追逐。
在小女孩妈妈安慰小女孩的同时,第3个男孩克尔顿走过来,他主动向他的妈妈道歉:“我为我两个朋友的行为向你道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
小女孩的妈妈听完之后非常惊讶,主动和克尔顿的妈妈进行交流,她说: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能够为他人着想,你儿子刚才替他的伙伴们向我道歉,所以我要感谢你教育出这样一个好儿子,他真让我刮目相看。”
你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这个小男孩这样,可以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可以愉快地和别人相处呢?为什么他能这样?因为这个男孩所接受的教育中,学会了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有如下好处:
1、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升表达能力;
2、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加深感情;
3、让孩子学会了忍耐,能够从消极的情绪中快速地恢复过来,这样学习会更专心,学习也会更轻松;
4、在成年之后更能够理解和安慰自己的情感,更好的融入社会。
如何做到情感引导,有以下5个步骤:
第一、播下种子
这个作用是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
第二、观察和判断
其本质是关注。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烦躁、吵闹、沮丧呢,他的个性是怎么样呢?什么事情让他最不满?当孩子闹的时候是什么原因?渴了饿了累了困了,这些都需要通过观察判断来理解孩子
第三、聆听
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需要用眼睛和耳朵都要去关注他,交流的时候需要蹲下来,视线平齐让他感觉到被尊重。听听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要记住:先听后说。
第四、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正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孩子受了委屈了,等孩子说完后可以跟他讲。
提醒孩子是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其他孩子听,而不是把情绪发泄到另外一个孩子身上。
第五、同情
孩子经历了消极的情绪,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你去理解他,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他的消极情绪就会很快地消失,当被人理解时就不容易有敌对的情绪,也更愿意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去解决问题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一下。 玛丽洗澡案例.png三、常见问题的思考
问题1:孩子犯了错能不能打屁股?
如果伤害动物叫做虐待,伤害成年人叫做殴打,伤害孩子称为管教呢?读了这段话,相信你就会找到答案
我们如果用巴掌来惩罚淘气的孩子,他迟早还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打屁股不会教会孩子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会导致他哇哇大哭,从此他就会相信谁的力气大谁就说了算。
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告诉他,和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能打别的孩子!
而如果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使用了暴力,孩子就会感觉到父母的言行不一致。孩子到一定年龄,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和有类似经历的孩子在一起,寻找家庭式的温暖、弥补情感的空虚,他们甚至会去辍学、加入帮派等等。
那孩子犯了错该怎么办呢?我们要确保不会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如果自己的火气很大,不妨先找个地方降降温。记住: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问题2: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不听话是正常的,因为孩子他并不能完全理解大人说的是什么?对于一些要求,大人自己的自控力往往都不够,更何况是小孩子呢?
如果你要带5岁的宝宝去外面饭店吃饭,孩子会吵闹,你该怎么办?
我们需要用情感引导中的第1点:播下种子
在出发之前就要提醒孩子:我们要出去吃饭了,大饭店里面环境非常的好,我们不能乱跑,更不能大喊大叫,这是第1遍
我们在路上要进行第2次提醒:
我们到饭店开该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
第3次,就是在我们进入饭店的时候,还要再和孩子进行沟通: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进饭店要有哪些注意,如果孩子回答出来,记得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这就是播下种子,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孩子小自控力相对会弱一些,如果他实在坐不住,那我们也要做好一些应急的方案,这就是观察和判断。例如我们提前准备一些玩具,在孩子感觉到无聊的时候,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们吃饭是为了享受,不光是自己享受,也要让孩子觉得,这样下一次吃饭他还愿意和你一起去。
问题3: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每个人都会有脾气,小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为什么会更容易发脾气呢?因为他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沟通表达能力的发展。他对一些事情感到不满,但是无法来表达,所以他会发脾气,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为了寻求关注来发脾气,引起大人的注意
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公共场合,孩子闹情绪,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会当众训斥孩子,这其实是极不可取的,会让孩子感到羞耻,难堪和愤怒加上对孩子越控制,孩子就会越反抗。就会越难缠。
而我们这时应该怎么做呢?
把孩子带到一个相对人少的安静的地方。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询问他怎么了,让他自己讲出来。
接着一起分析有可能的解决方法?孩子没有方法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告诉他。让孩子选择自己应该怎么做?
最后询问孩子发脾气能否解决问题,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综合这本书,做父母的核心要点是情感引导,如何做到的有以下三个步骤:
1、尊重孩子的感受
不管孩子发生什么事情,永远都要从同情的角度去出发,
2、其次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呢,长大了就懂了,你可以多给他一些建议引导他。
3、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
爸爸妈妈给予的是无条件的爱,永远是孩子的依靠,这样他才会有同理心去帮助其他人。
每个孩子都是有无限生长空间的小树苗。作为家长,你是想把他变成一个盆景,还是想让他茁壮成长为一棵能够抵抗风雨的大树呢?
古语讲:三岁看老,说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子女如同投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健康成长,投资的回报会在眼前和未来慢慢兑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胜过一切的玩具和电视。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你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通过情感引导,给他支持和理解,关心他的需求,但最重要的还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良好的亲子关系会鼓励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与合作,这对于他们日后成为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因素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既然是复印件,如果有问题就得找原件,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学习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来增进亲子关系,从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她们的将来打下友谊的基础。
虽然这本书中案例都是学龄前的孩子,但即便你的孩子已经去上大学,这本书也同样有效,有机会让一个家庭变得不同、变得更好,因为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