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父爱如山
负重前行,父爱如山
常言道,父爱如山。父爱不言,却沉重如山。
我们父亲的爱,对我们而言,是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生活之中,给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也给予了我们最安全的呵护。
但最让我感触颇深的,莫过于那部短片,2013年出自澳大利亚的短片,尤兰达·拉梅克所主演的《负重前行》。
这部短片最令人咂舌的,不是用丧尸末世这种大环境题材的战斗和争端,而是在这样的世界观下描写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尚且年幼的女儿保护。无微不至的细心。
当他发现自己即将变成丧尸的时候,他不惜想尽一切办法让襁褓中的女儿安静下来。
车后门玻璃上的一家三口的小贴纸,那颗气球,那根架在肩上、挑着腐肉的木棍,以及用皮带捆起来的双手。
无不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女儿最深沉的爱和呵护。
为了能让妻子安息,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将其杀掉,换回来的,是一道咬痕。狰狞的伤口在他的眼里不是恐惧,而是无尽的悲痛和心酸。心爱的妻子身死,襁褓中的女儿还在啼哭,他能做的,只有负重前行。
十八公里,三小时内的狂奔,三小时后的流浪。
一个方向,两条腿,一个背包,一根木棍,一袋腐肉,一只气球,一张贴纸,一串文字。
男主用尽一切办法,保护着女儿的征程。
意识消弭前的最后时刻,手腕上已经渐渐模糊的十八公里的字符在警醒着他,女儿尚未安全,捆上了双手,架上了腐肉,慢慢地前行。
他甚至想到了在最后那一刻,被人类枪杀时的场景。
气球不只是为了女儿能够安静,更多的,还是为了让活人看到自己,杀掉自己,留下孩子。
“MY NAME IS ROSIE.”
当最后那女人发现了孩子,并掀开了她的衣包时,黑色记号笔留下的字迹让女人看到了男主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庇护。
女人抱着小小的罗西,另外两个男人敬佩这位父亲的伟大和壮举,将其安葬。
全片甚至没有一句台词,导演用每一寸细节的张力铺开了对观众们的心头最柔软的一块进行大力的痛戳。
初看此片,我涕泪横流。
可我在前几日再次查看的时候,却发现了另一个同名的影片。
澳大利亚在2017年由本·豪林、尤兰达·拉姆克执导,马丁·弗瑞曼 、 安东尼·海斯、 苏茜·波特、 西蒙尼·兰德斯主演的同名影片。
全片长达105分钟,用加长了的时间线,更改的转变时间,把这个并不完整的故事填充的更加完善。
马丁饰演的安迪将一个即将转变为丧尸的父亲的情绪表演的淋漓尽致。
同一艘沉船上,安迪去搜索了些许物资就回到了自己的船上,却并未告知妻子里边困了一只丧尸,不是让妻子涉身犯险,而是为了沉船上更多的物资。却没想到妻子为了自己,被那只丧尸咬伤。
48小时的转变时间,从妻子感染到变成丧尸,经历了太多事情,心态上的变化,让安迪险些崩溃。
可自己的负伤,却令他彻底的清醒。
为了女儿的安全,他不得不负重前行。
背着襁褓中的罗西,遇到了温和良善的艾塔,帮助安迪清理伤口,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让安迪能够更加安全的前进。
自私的维克让安迪感到了些许不安,却为了能够留宿一夜,不得不暂时停留。
在维克的牢笼里重逢日前偶遇对已经成为丧尸的父亲不离不弃的图米,想办法逃离,却拖累了那温柔的劳伦。
在维克一颗子弹下,劳伦死了,安迪不得不抱着女儿和图米仓皇逃离。
为了保护图米和女儿罗西,安迪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让图米带着他,回到他们的原始部落。
河岸边的一家四口,因为男人受了伤,便开始了最绝望的抉择,留下了还有两发子弹的柯尔特左轮手枪。一家四口自杀了,除了手枪,还有一辆房车,一些生活物资。
男人的话触动了安迪的心,为了女儿,是该死,还是该为她找一个安全的场所?
是走下去,还是一起死。
在图米的帮助下,他选择了在最后几小时的时间里,带着图米和罗西继续前行。
一盒安全物资,放在了包裹里,安迪让图米在他最后的时间里,把安全物资取出来。
口袋里装着一块腐肉,手里拄着一根木棍,有图米呵护背包中的罗西。
最后和维克重逢的时候,维克也受了伤,两个绝望的男人大打出手,自私的维克最后还是做出了抉择,孩子无罪尚有希望,最可恨的,是世界的变化。
但图米,受了伤,浑浑噩噩。
多次受伤的安迪意识渐渐消沉,在图米的口中学到了朋友,太阳和父亲的新读法。
坚持,多么奢侈的词汇,安迪明白,在自己最后的时候,一定会对图米和罗西张开血口,塑胶咬合齿放在了嘴里,双眼已经模糊,在图米的帮助下捆住了双手,口袋中的腐肉吊在了木棍的一端,另一端在图米的手中,架在了安迪的肩上。
最后安迪死了。
图米和罗西安全的回到了部落。
那瓶可以让罗西情绪稳定的香水,在安迪最后的一秒前,喷在了安迪的脸上。
人性,善恶,父爱,在这短短105分钟里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父爱如山,负重前行。
最沉重的爱,给予了最稚嫩的我们。
父亲这两个字,是如同大山般的沉重,更是我们最后的坚持。
不论是微电影,还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负重前行这四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背负的,不只是责任,更是一个家。背负着,向前走。
(观《负重前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