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 :你不知道,他们都活得很努力
他在海关工作,白天是个公务员,晚上在电脑前码字,是个网络作家。
他5岁的时候开始看历史。
11岁前《上下五千年》通读了7遍。
11岁后的书单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
一看就是15年,总共差不多到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
这样的学习模式:每天学习2个小时乘以15年,也就是360天,也就是10800个小时。
所以,他可以写出明朝三百年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他是“当年明月”。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一万小时定律可以简化出一个公式:
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当然,格拉德威尔在这里强调的是专注的力量,不过他还指出其他因素,诸如环境、文化、机遇,这些也都是塑造一个人的关键。所以,有了这样的结论:成功=专注+运气+环境,而让专注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就是训练,也即持续的执行力。
可见,持续是种“美德”。
往往,我们无法持续,这又是为何?
大多数人都想进步,但成长、进步需要时间,哲学上我们有量变到质变。如果把我们这样的成长曲线放在横纵坐标上,横轴表示成长的时间,纵轴表示成长的幅度。
我们生怕这条曲线成了与时间横轴的平行线,增长的幅度近乎零的情况让我们恐惧的同时,也会让我止步不前,甚至就此放弃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完成这条成长曲线的初心也就不了了之。
我们并不知晓,可能在下一个时刻,就可能是我们的拐点,而那转折,可能将我们的曲线转换成陡峭的增长趋势,接下来的路,很可能就成了“成长复利曲线”。
最近关注了类似一万小时训练的公众账号,了解到这样的人还有他的实践:从2014年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每天写一篇文章。坚持了三年后,他积累了100万字,后来将文字筛选,编辑成书,现在帮助更多的人通过持续行动改变、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近,另一位一位文字忠实者李筱懿出了新书:《美女都是狠角色》。
最初写书,可追溯到2014年,她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用民国才女的故事启迪现代女性,得到一致好评。
美女都是“狠角色”,这话不假。她本人不仅是一位端庄的职场女性,同时,她对自己有一股特别的“狠劲儿”:
她有自己正常的工作、任务指标;她有回归家庭的身份,她是妻子、母亲、女儿。同时,她每天早上4点45分准时起床,5点左右开始写作两个半小时。除此之外,她的车里总会放着书,哪怕等红灯的时间也会看看公众号的文章,她的碎片时间被利用得很好。
也正是这样的自律、坚持、持续的精进,她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女性的正能量。在《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书里,她道出了自己的相信: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原来这些得到了一切的传奇,只不过是活得很努力的普通人,她们也有被人像草一样丢弃的时候,但依旧如珠如宝般对待自己。”
“漫长的人生中,谁都有过怯懦、软弱、犹疑、错讹,就好像谁都曾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勇敢、坚定、执着、顽强。”
当然,每个相信自己的学习者之所以能够继续坚持在提示自己的路上,是因为我们都有希望和相信:我们一致认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接下来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我们还相信,持续的坚持正确的事情,去做,我们会超越以往自己。
不过,坚持的路,不易。
路上的我们,总会期待我们的行动立刻转化为回报和果实,这也是我们对即时反馈的依赖。也正因如此,很多人一开始就选择不去尝试,一些人开始不久就会看不到希望,选择放弃。而只有坚信自己初衷,持续下来的,才看到希望转化为实际的成绩和产出。
人,庸庸碌碌,是最怕的。我们看别人,也在照自己。
我们看别人当下,看自己现在,很多时候,我们会短视,只在时间的某一刻评判,而忽略了原来我们是“一辈子”。所以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决策,可以延展、再延展,放在时间的维度,个人生命的维度,或者3到5年的长度,去规划,去想,去做……
你拉长你的思维,也就延展了你的认知和格局。
而这样的格局,会帮你更好的筛选:我们该坚持什么?
我们如何在持续学习中守候自己的初心以及学着在成长路上——静候……
@创客史记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