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号起静态码限额的新规意义何在?
从4月1日起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将正式实施条码支付额度。实行分级管理对于线下扫描静态码的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0元……
支付新规要来了
随着业务规范的实施,条码支付正式告别“无证驾驶”时代,央行将条码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BCD四级,并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条码支付设置了金额上限。也就是说,以后扫码支付单日消费金额将受限制。
央行把扫码支付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扫码根据ABC三级分别设置自主约定、5000元、1000元的金额上限【动态条码:消费者打开手机出示给别人供扫码的条形码】;静态扫码设限最低,单日最高不超过消费500元新规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为啥要推出支付新规?
随着扫码支付的迅速普及,相关的欺诈案例也越来越多,限额保护是针对二维码消费使用不太熟练、无法清晰辨认欺骗行为的用户,这批用户在中国占很大量级。静态码目前被认为是风险最大的支付领域之一,静态码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不法分子悄悄更换,加上二维码图案复杂难以辨认,店主很难发现是真是假,因此扫码支付设限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降低交易风险。
去年9月,有媒体曾报道,南京一夜之间有7家店铺二维码被犯罪分子掉包。去年3月,南京的邹先生在车上发现一张违停罚单,并附有二维码“扫码可缴费”,最后经核实发现是一张假罚单。
此次央行对于支付新规的设定,能够让支付市场的层次更加细分,彰显了监管部门进一步防控金融风险的决心,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来说,新规对其条码防护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新规要求“支付机构不得基于条码技术,从事或变相从事证券、保险、信贷、理财、信托、货币兑换、现金存取等业务”。
影响几何?
市场人士认为,条码支付新规的出台,对于第三方机构是大洗牌,在市场上除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少数支付巨头外,还有很多从事聚合支付等相关支付业务的服务提供商,这种高风险的混业经营模式会得到进一步规范,未来互金类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无限制扩张的局面将彻底终结。
对用户:每日限额500元并非单一商家限额500元,而是用户当天静态码的支付受限总额。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天内使用静态码支付不得超过500元,是指同一家支付机构的单日累积静态码交易金额,如果用户绑定了多家银行卡,则每张银行卡的限额分开计算。但对于一些购物量较大的客户来说,每日500元的额度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对商家:在新规实施后,或许会对街头的小商家产生一些影响。比如对于卖煎饼的老板来说,一天收入超过500元后,就需要单独扫每位顾客的二维码,如果遇到赶时间的上班族,则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大多数商户认为新规影响有限。例如,目前部分餐馆已经完成扫码枪等支付设备的安装。一家超市店主表示,用户每次消费十几元的价格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
【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对很多中高端消费的商家来说,新规的出台可能会带来一些限制,如果想继续进行比较通畅的移动支付,可能需要去购买一套专用的设备。
【苏宁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静态扫码消费金额设限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都不会有实质性影响,因为这种条码支付一般是用于小微交易。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市场统计表明,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由此可见,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几乎不会受到500元限额交易的影响,小伙伴们可以继续愉快地购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