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捐受的几个问题
看了一篇文章讲了“斗米恩担米愁”的故事。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说不好了要被打脸的,我想试说一下:
捐少的舆论绑架。我念初中,邻班有一女生腿生重病,老师募捐。最多的同学好像是沈*¥,是100多(2006年),我把母亲给吃午饭的剩钱,大概5块,是班里捐得最少的学生。因为班主任把人名与捐钱多少都列于教室后黑板了!而且他特意提及2遍“最少的是…”,因为被捐者也是他的学生,他一方面出于同情,一方面出于与同班比的面子,想多从自己班捐出点。同学捐时在议论,我没有参加,我知道他们议论的内容,但我知道自己能做的是不借钱捐,不再向父母要钱。于是我成了被其说道的人!只记得那年同位带个MP3去听都觉得新鲜,而沈居然能带笔记本电脑在运动会上玩。上民办初中要交6000多培养费,母亲是借得5000给我交的。没人会知道我这背后的事。但写在黑板最右下角的是我的名字,大概公布了一周。我觉着不可攀比抨击侮辱捐少的人,因为帮是情份,不帮是本份。
需求者甚繁。一文说英国一92岁老太自杀了,因为人善几乎捐出所有,每周成百来信大都是求捐者的,少有感恩的,更有甚者死后得不到救助而生气的。妹妹告诉我她同事重病上众筹平台待捐好像十万,才募到3万多。我说:“现在募捐的太多了,谁哪弄么多钱今天捐这个明天捐那一个的,但事不在谁身上谁不知道钱的重要。社会的承受能力有限,而其负担太重了,鼓励自强;我觉得在这儿不打个保险的广告都对不起我上面的铺垫。
捐受的尊重。法国援非的物资送到贫民窟了,人家告诉那里的孩子们:“我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东西,但必须自己去搬。这算什么尊重?古训:不劳无获。不让他们付出劳动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更严重的会滋生其懒惰、贪婪等。本以为馈赠是好事,但却可能使其丧失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作为被捐者自然也必须一直懂得感恩馈赠者,并努力摆脱困境而不是常睡于不劳有货的摇篮,且尝试回馈社会。我欣赏欧美那些不接受国家援助的自强者,这比国内削尖脑袋拱政策红利的人强不知道多少倍!也可能是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到达能使人有那么高的人文精神的层面。
捐的方法方式。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人捕鱼可以让他自己永远都有鱼吃。还有捐了自己匿名了,从心里也要匿了;绝不可苛求回报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名誉。有点说绝了,不利于行善的企业为自己广告了……
好了,不说少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