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习行
近日,当研读《中国教育史》时,我再次感悟到名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的教学方法“习行”的重要性。
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他认为,习行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他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来学习知识,而是主张将读书、讲学和习行相结合。
为什么要提倡行呢?显而易见,传统的静坐、闭门读书、空谈义理已经不切合实际,而且效果不好。通行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更有利于我们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有利于道德的培养和身体的健康,它更符合学习规律。难道不是如此吗?
颜元在明末清初创立了漳南书院,深刻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创立了以“实学”为特征的教育理论体系,他亲自创办漳南书院,反对理学,实行“六斋教学”。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他强调,“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而计其功”的“义利合一”观,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是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
“实才实德”是他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之才。培养的种类,分两种:“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和“终身纸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
颜元提出,实才实德知识的培养目标显然已经突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要求发展社会生产的新兴市民阶层对人才的新要求,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我国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认为,咱们不能培养书呆子,不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要培养积极能融入社会、且学以致用的孩子。
在当下的社会里,我们不仅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让他继续强化文化知识,扩充才艺知识和技能,我们还可以教他如何给皮球充气,如何洗衣做饭,如何收拾家务等活动。甚至有有条件话,我们可以带孩子们领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企业集团等不同工作场景,使其了解周遭的人类社会和生活生产模式,开展游学游历,助其长见识,砥砺心志,树立远大志向……
从经典中汲取智慧,从经典中寻找继承和创新之处。有书本学习,也有习行,积极为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其感受到书本与现实生活中知识的连接联系、知识的转化运用,知识的生成生发,知识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