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哲思

【国学与生涯】系列之十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7-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墨白知见


墨白手抄  微信号:mobai_zhijian

1   出处:《荀子》

2   译文

君子学习知识,要把所学听入耳中,牢记在心,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并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3   墨白知见

这段选自《荀子·劝学》中的话告诉我们,学习不是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骨髓的改变。

关于学习的话题说过很多次,学习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源动力。

因为有效的学习,才让我们对自己了解的越来越多,才让我们对世界了解的越来越多。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会了背诵很多唐诗,但我们并没有学会理解唐诗。

这个背诵的过程,只是从眼睛看到嘴巴说的转化。

原来我们都认为,别人的知识如果我们可以转述出来,就代表我们学会了。但按照荀子的看法,这样还远远不够。

荀子认为学习不仅要看、要听,可复述,还要牢记于心,融会到血液里,展现在行动上。

比如,时间管理。

很多小伙伴可能都看过相关的书籍,像有关番茄钟、GTD等,而且你还可以把其中的理论精髓和操作步骤讲给别人听,你觉得这样就算学会了吗?

当然没有。你还需要自己去亲自实践、试用,当你因为试用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了新的习惯,你才算真正学会了时间管理。

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在学习的路上再多做一点,看书后除了写读书笔记外,更重要的是思量一下自己的行为还能因此有什么向好的改变?

参加培训后,除了通过向别人转述内容外,你还可以思考下如何借鉴培训中的内容改变当下的现状,勇敢的去尝试!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恭喜你,很可能是你进步了!

加油!

墨白知见公众号  mobai-zhijian

关注我,每天读国学,知生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