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愚” - 007er - 151 - 20230128
2023-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VirtueJ_007er
如果你的至亲,平时生活中有一个你非常清楚的毛病,在关键时刻这个毛病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或者生活的不变。此时的你,会选择放任Ta继续错下去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5702/2511153b1b555516.png)
我的答案是——YES!
反馈与体验
很早的时候就听过一种说法,不要主动给人当人生导师。原因很简单,那些必须经历的人生的坑, 不是提前有人告诉你,你就能够避开的。以你当时的阅历,是根本不足以理解有过经历的人的切身感受的。
所以,这些坑绝大多数是躲不过的。而且,越是早的完整经历,从坑里吭哧吭哧地自己爬出来,完整体验到整个流程并且反思,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成长。
好心与恶报
有些人看似好心,在年轻人关键的成长时刻,费尽心思地帮助他们搞资源、做决策,殊不知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没有真正完整经历人生的。往往等他们到了更高的人生阶段,遇上了更难的难、更深的坑,就会跌得更惨,甚至都会因此一蹶不振。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小朋友放手才能更好地学会走路、更好地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我想,这样的育儿观念,完全可以上升到人的青春期。做好挫折教育,就是去放任他们犯错。因为在学校里,即使是大学,犯错的成本都是相对小的,可控的。如果一直被捧在怀里,真正到了社会上,他们会栽大跟斗的。
“愚”的真谛
个人认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都会有所谓的“上当受骗”,大多数原因很简单——信息差!所以,所谓的“愚”的真谛,就是真正完成这个被生活毒打的过程,越早越好,然后进行完整的复盘和反思,成长起来,有机会接受下一级的“愚”,这样“升级打怪”,才是人生成长的正途。
作为傍观者或者当事人的亲朋,可以在被问起/咨询时提供自己的想法,不要主动提建议。最终决策一定是当事人自己做出来,当事人自己承担后果的。
我把这叫做——授人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