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章的结构:设计骨架
《写作的方法:自我提升与价值创造》读书笔记
1、四大经典结构
>> 文章的结构大都是在“四大经典结构”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的
>> 只要在写文章时任意使用四大经典结构中的一种,文章的层次感就会明显上一个台阶。
>> 第一种结构,总分式。
>> 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分—总、分—总—分—总、分—总等多种形式,但无外乎是“分”和“总”前后顺序的调动。
>> 总分式结构适合大多数文章,当你不知道怎么写时,用总分式结构不容易出错
>> 第二种结构,对比式。
>> 用一正一反两个案例或观点来论证选题。
>> 使用对比式结构需要特别注意两个小细节。
>> 第一,如果文章只有一正一反两个案例,那两个案例所占的篇幅应差不多,不然会出现“前后不平衡”的阅读体验。
>> 第二,一正一反是对比式结构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正案例和一个反案例,也可以有两个正案例和一个反案例,或者有两个反案例和一个正案例
>> 但案例一般不超过4个。
>> 第三种结构,递进式。
>> 递进式结构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在写作时用不上。究其本质,是因为写作者对一个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 遇到这种情况,写作者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一个是根本方法:多读书、多思考,增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另一个是应急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搜索知识,然后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 递进式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提出现象—做出分析—得出结论—升华主题。 第二种是:提出现象—深挖观点—引申案例—升华主题。
>> 这两种递进式结构类型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种就是只围绕着一个点深挖,第二种是从一个点引申出其他的现象。
>> 这两种类型分别考验作者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种类型考验的是作者知识面的深度,第二种类型考验的是作者知识面的广度。
>> 第四种结构,故事型。
>> 故事型结构涵盖的形式多,而且比较难写。
>> “起承转合”放在音乐情景中,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词。
“起”=前奏:营造气氛,构建调式。
“承”=主歌:铺陈叙事,积累情绪。
“转”=副歌:叠加高潮,宣泄情绪。
“合”=尾段:回归叙事,给予留白。
>> 对于一个故事而言,起承转合非常重要。
“起”,是起点,是故事冲突的开始,主要作用是吸引人进入情景。
“承”,是承接,是故事冲突的发展,主要作用是埋下伏笔。
“转”,是转折,是故事冲突的高潮,主要作用是扣人心弦、吊人胃口。
“合”,是合起来,是故事冲突的结束,主要作用是满足读者的期待,给他们一个结果。
>> 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大都符合起承转合的创作逻辑。注意力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运用好起承转合就能抢夺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你的故事中沉浸得更久一些。
>> 故事型结构可以分为正叙、倒叙、插叙
>> 只有将规则了然于心,才能写出真正成熟的文章。
>> 很见功力的结构细节
>> 习四大结构细节,学习如何把细节写得精妙无比。
>> 第一个结构细节,开头要“薄而脆”。
>> 所谓“薄而脆”,就是要简单明了、一针见血。
>> 开头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简单、直接。
>> 第二个结构细节,过渡要“滑而妙”。
>> 所谓“滑而妙”,就是要直接、自然、出其不意。
>> 写过渡句的底层逻辑就是你要弄明白为什么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你是文章的建筑师,就得清楚地知道砖与砖之间衔接的原因,只要这个内在逻辑弄清楚了,过渡就会很自然。
>> 第三个结构细节,结尾要“少而重”。
>> 就像开头不要太长一样,结尾也不应太长。结尾最重要的特点是“重”,应升华主题、拔高立意,有点睛之笔。
>> 应特别关注的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不要啰唆地写几段话,字数越少,分量越重。
>> 第四个结构细节,让文章看起来有“呼吸感”。
>> 第一层意思,主次分明,不要平均用力。有些地方详细写,有些地方省略写;第二层意思,多用短句和短的段落。
>> 因此,把句子写长不算本事,写短才见功力。
>> 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
>> 写作新手要重视开头,开头不是随手写几行字即可,它决定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 3种常用的文章开头写作方法
>> 第一种方法,悬念法开头。
>> 这种方法有时也称为“马尔克斯开头法”。
>> 应特别关注的是,结果前置,是大多数悬念法开头的特色
>> 第二种方法,痛点共鸣式开头。
>> 这种方法其实不难运用,一般你的痛点就是别人的痛点。
>> 第三种方法,新闻热点式开头。
>> 热点只是包装工具,写作者要让它为你所用,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峰终定律。所谓峰,就是高峰、高潮;所谓终,就是终点。也就是说,人们一般会对高潮和终点印象深刻。
>> 4种结尾方法
>> 第一种,总结全文式
>> 比较常用的句式是排比式,罗列文章中提到的几个点,简单总结一下就结束
>> 第二种,金句拔高式。
>> 这一种结尾能直接提升整篇文章的质感和高级感
>> 金句从哪里来呢?
>> :一个是平时积累“金句库”,把平时看到的金句放入“金句库”,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借用金句的句式,套上你想表达的内容。另一个是直接搜索。写作新手一般喜欢用百度,这其实是比较差的策略。寻找文章素材时,知乎和微信等平台更实用
>> 第三种,话题互动式。
>> 这种结尾最大的作用是把读者代入文章,让他成为文章的主角。
>> 这样一互动、一问,读者就把这篇文章记住了,因为他思考了。
>> 第四种,首尾呼应式。
>> 写这种结尾没有具体的方法可言,只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深意或者余韵,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这正是“文无定法”的真实写照。
>> 总结起来,高阶的结尾就是“妙”,是拍案惊奇,方法和技巧反而显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