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最好的风水
《了凡四训》的视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了凡在与云谷禅师对话中问:“我为什么没能当官?为什么没有儿子?”禅师让他反求诸己。他自己在反省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没能中科第?他说:“我观察做官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福薄,又不能积功累德,培植深厚福德;做官领导大众,应当心胸宽广,能够包容,而我遇到烦琐、困难的事,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身为君长应当谦下,不可以任性,而我时常以才智压盖别人,说话、做事随意,亲举妄谈,这些都是薄福之相,当然不应该中科第。”
为什么没有儿子?他也是自己回答自己:“(1)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我的洁癖让自己不能有儿子;(2)和气能育万物,我却容易发怒;(3)爱为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对万物的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残忍不能化育的根由,爱惜名节,不能舍己为人;(4)多言耗气;(5)喜欢喝酒从而消损精气;(6)喜欢熬夜,不知道保养元气,养育心神。其余过恶尚多,不能一一列举,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原因。”
云谷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世间享有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有百金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的人物。天理公平,按各自的活力而给予相应的果报。”
有求必应是真的存在,不过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己求。如果你不向内求,你自己不改变,怎么可能改变世界?就像了凡,我求我自己,求自己的改变,一生铺桥修路,积善行德,每天写功过来自律,也正是因为他知道了命运是能够靠自己而改变的,所以不愿意再做凡夫俗子,要把凡夫的思想、见解扫而空,所以改名叫了凡,从此命运也是得到逆转。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写过一本书——《保富法》,他是上海总商会第任会长,用一生的所见所闻编写出此书,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地保有财富,避免贪财者的重蹈覆辙”。很多人看了此书才知道,怎么做一个有钱人,一点儿不比怎么成为有钱人来得容易。积财给子女者,不如积德给子女者。
看着吴晓波的《大败局》,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在最鼎盛时期,突然的灰飞烟灭,真是感慨万千。如果不懂得财富之道,不懂得厚德载物,不去驾驭人性,结果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大学》中写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先有德才有财,财因人而起,有人才有财。用违背情理的话去对待别人,他日你也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你用违背德行的方式获得财富,也会不合情理地失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他所提倡的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知道和做到,更高一个层次就是良知和德行的合一。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仁德的人以自身、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生财为手段,达到立功、立德、立言的境界。不仁德的人,以自身的生命、人格、尊严为手段,以发财赚钱为目的,挥霍享受,小富即安。前者以发展为目的,后者以满足为目的。同样是赚取财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