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学习:言传身教的力量(119)

2022-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品清莲

今早话题“言传身教”,李老师结合几个案例展开讲解。

1、孩子有很多天赋,只是需要发掘。

李老师讲了他支教时的一件事,一个农村少年15岁时考上南科大,他父母(都是乡村教师)的做法:

1)陪孩子从小爱上读书,读完让孩子自己讲出来,践行费曼学习法,不断给孩子鼓励肯定,激活了孩子的学习动力;2)父母活得积极乐观。

2、言传身教的力量,身教比说教更有效果,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17岁到牛津读博的王同学,对小时候哥哥长时间在书桌前学习的背影留下深刻印象。哥哥很优秀,在国外留学时经常通过网络帮他学英语,他的父母从小培养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3、选学校不仅要看专业,还要看学校的老师,老师也需要言传身教。

4、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越来越好,自己却早早停止了学习,把焦点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陪伴的能力跟不上孩子的成长,在关键阶段造成了关键的缺失而不自知。

家长需要觉醒,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好的情绪状态,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支持。

比较普遍现象是:家长丧失了沟通权、没有活出积极乐观的生命状态、没有看到学习带来的红利、心静不下来,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只想让孩子好。

5、培养优秀孩子的家长做法:

1)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2)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渴望;3)用费曼学习法激活孩子的学习动力;4)点燃孩子的梦想;5)培养孩子的好奇心;6)家长的觉醒。

连麦答疑

1、儿子高三,周末回来后再去学校不情愿,和孩子老师交流后说孩子有焦虑症。

军霞老师:1)焦虑症需要专业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未经诊断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2)学会积极回应孩子,把如何回应写下来,刻意练习;3)先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在回应事情。

2、孩子高二,英语不太好,想给他一些好的建议,不接受、不愿意听。

军霞老师:1)反思亲子关系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先搞好关系;2)回应孩子的感受。

李老师回来后建议:1)重新取得孩子的信任;2)回到当下,和孩子说当下的事而不是跑到其他事情上;3)找到和孩子通心时刻。

3、孩子五年级,放学喜欢先玩游戏才写作业,让他调整到先写作业再玩,有时听、有时不听。

李老师:1)把担心的事放下,提升自己的生命状态;2)警惕过去的模式复制到孩子身上;3)放下对父亲的同情、对老公的抱怨,每天看到老公和孩子的优点;4)柔软下来,做好女人、妻子、母亲;5)多鼓励肯定孩子,用游戏化方式引导孩子,激活孩子的学习动力。


李老师发过誓,不在直播间再处理深度疗愈的问题了,通过观察面部微表情、情绪状态、体态等,李老师说出了妈妈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期间我感觉到妈妈声音有点哽咽,李老师说点到为止,说多了妈妈可能要哭了,心里可能有很多委屈。

妈妈说自己从小被打压比较多,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妇科方面有子宫肌瘤。为保护她的隐私,李老师没有多问情况,确实就是点到为止,妈妈看直播比较长时间了,李老师的话有些她能听懂,有些不太明白。看她的状态,活得比较压抑,情绪有些低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