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简友广场想法

白糖冰棒

2023-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凡人

本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在湘南小山村。在那个物资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我却和乡村的小伙伴们很小就开始吃冰棍,只是不在炎热的夏天吃,而是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时候吃。

那时全球还没有变暖,四季气候分明,湘南小山村的冬天总会下一两场雪,并冰冻一段时间。冰冻期间,低矮的屋檐上会整齐地挂满一排长短不一、粗细不同、通体晶莹剔透的冰棱。

挂在屋檐上的冰棱,长的有两尺余,短的往往也会有半尺。粗的比大人们的大拇指还要大,家家户户的屋檐上都有,不但给乡村增加一道风景,也给我和小伙伴们冬日里增加了一道原汁原味、没有添加任何香精糖料的冰棍。

等到冰棱形成后,就会从屋里搬出高高的木凳,然后爬上凳子去摘屋檐上的冰棱,屋檐高的就会用竹杆去敲,下面用脸盆接着。

虽然那种纯天然的冰棍吃起来无味,而且冷得牙齿痛,但我和小伙伴们仍然乐此不疲,年年吃,盼着吃。甚至我还曾异想天开把屋檐上的冰棍取下来放到瓦缸坛子里密封贮藏起来,等到夏天再吃。

生长在小山村,从未出过远门的我,直到考上高中到镇上上学,夏天才在学校门口看到有卖冰棒的,起初还以为就是我在冬天贮藏在坛子里的那种冰棍。但看到有人买着吃的与我想象的不一样,冰棒是白色的,里面还插b一根棍儿,味道是甜的。

当时我好想买根尝尝,可是要3分钱一根,相当于我在学校食堂就餐一餐的菜钱,更尴尬的是囊中羞涩,衣袋里、裤袋里长年难得有一分钱多余的钱。

不过,没过多久,老家村里就有中年汉子在炎热的夏季骑一辆钢圈都是锈、除了铃子不响,其余哪里想响的破旧自行车挨家挨户叫买冰棒,人在我家门口过的多了,一日中午,母亲终于从衣柜里拿出她用手帕包裹的一把零钱中拿出两角钱,让我们兄弟姊妹一起开了洋荤,各吃了一根白糖冰棒,当时吃了冰棒,兄弟姊妹那高兴的劲儿一时无法形容,那个中午一家子都没有午休了。

七九年我考上省城的一所中专学校,第二学期发现学校不仅有个冰棒厂,而且在冰棒厂每年生产期间,周一到周六每天下午,班上的生活委员就会去校冰棒厂领取白糖冰棒,然后到教室给每位同学发一支。我把这一信息写信告诉家里的弟妹和同学,他们都好生羡慕。

毕业后到县城参加工作,在单位旁边就有一个冷饮店,不仅有白糖冰棒、绿豆冰棒出售,还有牛奶冰棒、冰水、各色冰激凌出售,虽然那时工资不高,吃一份冰激凌就得半天的生活费,但偶尔也会与同事或同学进店品尝一下冰的滋味,清凉一下。

到了九十年代初,自己成家后买冰箱,开始几年的夏天,总会自己动手自制一些白糖冰棒或绿豆冰棒、牛奶冰棒,每次好吃得津津乐道的,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总会第一时间拿出自己“生产”的冰棒来招待客人。

后来,市场上的冷饮品种多了,不仅有冰棒,还有各种各样冰激凌批发,于是自己也懒得动手,每到夏天,直接从市场上批发回来,家里冰箱的冷冻室里常常被各种冷饮制品占驻大部分空间。

如今,市场上的冷饮品种更多,各种风味的都有,吃多了也就失去了新鲜感,现在一家人似乎对冷饮已经没有兴趣,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次。偶尔吃上一支冰棒或其他冷饮,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味在老家吃白糖冰棒的味儿,似乎很想念那时白糖冰棒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冰棒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