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用得到还多吗?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苏格拉磊

得到从2016年以李翔作为第一个订阅专栏开始,进入了用户快速增长期,在18年5月24号,用户突破2000万,19年5月26号,用户数突破2980万,19年10月6号超过3280万,用户速度放缓。最早罗辑思维设定的目标是服务2%的终身学习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破亿的难度不小。

但是,用户增长是得到的关键指标吗?

可能不是,或者是次要目标,得到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多次提到,数据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做长期的事情。这点虽然不一定被大众认可,毕竟增长是核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得到在知识付费行业(或知识服务,为方便大众理解,下文暂以知识付费代称)已成为领军者。以199元的价格将一门线下需要3000 - 3万元不等的大课,做成年度更新的课程,降低用户与老师的时间成本,这是业界首创。

以后跟进的知识新闻、每天听本书、得到例会直播、得到品控手册等等,逐渐奠定了得到在知识付费行业的地位。而16-18年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是人认知焦虑这股势能的涌现。但是从一年前2018年10月13日,得到启动战略级项目得到大学开始,或许正如罗振宇与脱不花所说,得到已经进入教育行业,以运营大学的方式运营得到。

教育行业与知识服务行业在对待用户增长上,逻辑也不同。例如,读书时代少不了的培训班,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因为考试的需要,来此培训提升成绩,直到完成考试目的就离开。大学教育也是如此,有时间(4年)、有目标(毕业、获得学术成就、结交朋友等等),只要人群会一代一代不断反复。

对于一个培训班,重要的不仅是当季的招生人数多,用户的转介绍率也要高,因为产品类型与授课老师比较确定,用户的预期也稳定,才能促进用户转介绍。培训班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达成学生提升分数的效果,清晰且可执行、可验证。

但如果仅仅只是知识付费课程,那么用户的目标感与备考者相去甚远,用户在使用知识产品中,就会脱离课程。比如你购买的所有课程,你都听了吗?是否有不少基于冲动而购买,如今早已​被闲置?

这既是课程不够吸引人,也是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当抖音这类型的短视频与朋友圈增加视频动态后,人们的时间早已形成新的分割。

不是得到不好,而是我没有时间给得到了,这可能是得到用户生命周期结束的原因。

那么第二个问题,得到大学真的有必要上吗

这个问题可以转变成,得到大学解决了什么问题?

根据官方给出的信息,是交付的多元思维模型,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

定义的用户群,一线的行动者、面临一些个人进步或者工作开展的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也就是在行动中解决问题的人,这个覆盖面就比较大。

得到的价值主要有3点:

1.得到团队打造的多元思维模型

2.得到大学学员本身的思维模型

3.得到大学教务团队,帮助你在3个月里打造一个属于你的思维模型,相当于个人品牌

因为多元思维模型只是一个引导,关键在于促进得到大学的用户彼此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社交,在互联网越是发达的当下,越是稀缺。

高质量的社交,高价值的学习,与新圈层的认同感,​会是得到大学的卖点。

至于是否值得你掏出12800元(2019年秋季班价格)参加呢?这是基于你个人的判断。

​3.得到在做什么改变?

短视频与得到版朋友圈

而得到过去主要是由音频组成,而最近上线的得到讲座,即小视频是一种新的尝试,短平快的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王太平的手机摄影讲座有5万人参加,解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而讲座这个产品,是匹配了大学生在学校里可听到的演讲,单次时间解决一个问题。

而得到版的朋友圈 —— 知识城邦,则是加强用户社交的平台,除了一些精选内容推送,目前得到的措施,就是展现用户的作品,这就是让用户形成链接,让用户对于得到增加认同感,并又能放大得到的品牌化。例如,最近梁宁增长思维的新课里,提到了亚马逊CEO贝索斯的20年信,而课程里的一位用户就主动翻译,得到也顺水推舟的给予它首页位置,这就像学校里表彰优秀班干部的模式。

当然,目前都只是开始,至于得到在得到大学一周年后,还将面临怎么样的挑战,是说不清楚。比如之前试水的《知识就是力量》电视栏目,褒贬不一,从侧面反应大众对于得到的知识未必有很直接的认同,当然这也需要时间,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真正爱学习的国人有多少呢?其中愿意在得到上投入时间的人,有多少呢?毕竟像樊登读书会、混沌大学,以及国内外的教育平台都是竞争者。

但是,知识服务这件事情,是能够提升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或许正是得到大学真正想达成的目标。

最后,我想问你的正是这个标题,你现在每周在得到上用的时间有多少呢?在使用得到有什么心得,可以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