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结构@产品工具癖

向阿何学习 用思维导图做问题决策和洞察

2016-11-17  本文已影响2732人  宁博Villa

    各位小伙伴们学习完了前面两节课后,大家思维导图能简单地上手了吧。今天呢,我们继续跟着阿何老师学习用思维导图做决策和洞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进入更深入的阶段,用思维导图训练自己的思维。

    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主要内容

1、 问题决策

例子:1.阿何读研究生;2.阿何跳槽创业。

1. 考虑维度

1)成本:金钱、时间、机会(因为做某事可能损失的机遇)、身体。读研的成本有金钱需要1年2万2,时间成本1周2天。

2)收获:收入、身份/地位、机会、面子。读研后收入会增加,升值机会增加,有面子。

3)其他:家庭、身体、执行力、长时间规划。读研家庭是否支持,身体是否能承受,是否能坚持下去,我的长期规划是什么。

读研考虑维度

2.问题归纳

1)是否类:有些因素可以用是否来回答,对我们做事选择有决定性影响。比如,读研一年2万,是否能负担起;家人是否同意,每周付出2天时间成本,是否能坚持。

2)权重类: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因素的重要程度赋值量化,-100至100分,支持读研的是正分,不支持读研是负数。

读研赋值量化

用思维导图做决策的优势:

1.改变过去做决策的主观化程度,将决策数理化。

2.让决策有依据可依。

3.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大量练习,提高广度思维的能力。

2、 广度思考

广度思考:考虑问题的全面程度。

1. 信息搜集:通过搜索引擎知乎、微博等寻找专家的解答。

2. 知识积累:读书、读文章,记录相关的笔记。

3. 头脑风暴:模拟头脑风暴,针对同一个问题画三张图,针对这个问题,竭尽全力思考画一张自己的脑图;通过百度搜索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把他们的观点全部整理出第二张脑图;询问领导、同事、老师对问题的看法,画出第三张脑图;讲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脑图不断整合整理到一张脑图。

  4.抽象归类:抽象归类训练,把具体的感性的信息归类到抽象类别去。如如何写文章,首先想到的是句子优美通顺,可以归类到文笔好。文笔好还包括用词得当,韵律工整,意境悠远,叙述流畅。比如讲Word,内容和样式。内容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目录;样式包括字体、字号、颜色、边距、缩进、布局。

三、能力训练。              

1.提出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

1)问什么 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问题;为什么可以解决。

2)读书  如何读书;解决办法:培养习惯,长期坚持,学以致用,记录笔记;为什么:三分钟热度无法积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深理解。

2.拆解问题: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如如何考清华,什么专业,考试科目,分数要求,目前状况、现有资源、解决办法。

如何考清华

3.变化思维:某些要素发生变化,对整体会造成什么影响。比如在考清华时,生病了怎么办法。

4.优化思维:如何提高英语,家教老师有哪些,学习方法如何改进,教材有哪些,可以借助什么设备。

本节课程思维导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