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鼓励孩子3

2020-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花小世界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1.气馁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气馁的孩子。成人通常无心的通过语言、语气、行为、动作,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无能、没用,自己是做不了大事情的,自己低成人一等的。

我们应该给孩子不同的途径和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强项和长处。很多时候我们打碎了孩子想通过发展能力而为自己定位的意图。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想着他们大一点就会了,传达出孩子现在太小,能力不够,不完善、不够好。成人应该学会把事情和个人分开,知道每次孩子的错误或失败,只是他们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有勇气的人不怕犯错误和有缺点。当孩子有能够接受自己缺点的勇气,就不容易受挫和气馁。

2.谨慎使用赞美

将赞美当成赞赏,一旦没有得到就会觉得被贬低或觉得是个失败者。

这样孩子做事是为了得到赞美,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贡献和努力而心生满足。强化只有赞美才有价值的错误观点,导致挫败和气馁。

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来表现父母的爱。 需要对孩子表达出不间断的信心和信任,帮助孩子克服童年任何问题的态度。增强自己的勇气,改善自己,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失败了,想想曾经的成功,再试一次。没有人能在脆弱中成长,成长需要力量和坚强。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留心那些小小的进步,让我们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向前迈进。每一次向前迈进,又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

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最严重要的态度之一,这种态度传递出的是大人对孩子以及他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

3.什么是鼓励?

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如我们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对自己缺少信心,就容易气馁。没有这些行为就能避免他们气馁;另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鼓励孩子,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人类从婴儿时期就需要通过成就来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他人的关注上,而是发自内心,感受到内在的满足。受伤的膝盖会痊愈,而挫伤的勇气则会留下伤痕。孩子需要自由和空间,测试并提高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当孩子遇到难度较高的情况时,也需要我们提供保护和指导。


通过这一章节的内容,让我对鼓励孩子有了更深的感悟。原来鼓励不仅仅是支持孩子,给予孩子成就感和自尊,也包括了避免羞辱和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成人习惯用所谓的“激将法”来鼓励孩子,但是实际就是比较、评判、指责的方式更多的是带着羞辱的成份,它只能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另外一个就是过度保护,生怕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被欺负,总是圈定在一个范围内,让孩子得不到自由的舒展,在同伴相处问题,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一些没有体验过事情都担心孩子做得不好等等,这些过度保护的方式实际就是剥夺了孩子获得成就感的过程。父母最难做的就是信任孩子。这些都是给孩子勇气和信心的源泉。

如果你去公园,你就会发现,不同孩子对待摔跤的方式的不同,可以看到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有的孩子摔一下,非得父母过来扶起来,安慰一下才行。有些就算摔得很痛,破皮了,也会自己爬起来了,继续和其它小伙伴一起玩。孩子们表现不同的应对方式,也正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对孩子受点伤就大惊大吓,训孩子,担心孩子,这种态度传递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担忧和恐惧,也让孩子觉得自己不会保护自己,变得气馁。那么孩子在面对一点小磕小碰,也就没有勇气面对这些困难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