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摘录

2022-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赵海蓉_93eb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变数,他到5岁还不会说话,13岁就失去了母亲,31岁患上了肺结核。

自己的仕途也不是很顺利,还经常遭到小人的陷害,遭遇政治危机。

当他来到环境非常艰苦的贵州,却有意外的收获。书中写的“龙场顿悟”。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怕了。

外面茅草房经常漏雨,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洞,就住在山洞里。

人的潜能真是非常的大,王阳明竟然没有生病,他的三个仆人全病倒了。

身处这样恶劣的环境,前途一片漆黑,他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死亡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仆人用石板打造了一副棺材,他每天都睡在棺材里。

37岁的王阳明有一天从石棺一跃而起,放开嗓子,大声呼喊: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死亡的担忧再也不会困扰到他,即便生活环境没有改变,但生活方式却更加的积极了!

当地人为了感谢王阳明帮助改变居住环境,给他建了一座大房子。王阳明的讲学也就从那时正式开始了。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1、宇宙观:心即理,即万物一体。

“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

心并不是一块有血的血肉,只要是有知觉处,就是心。

身体的主宰就是心,从心里所发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的所在就是物。

著名的学者秦家懿认为,阳明心学中的“心”有三重意义:一是原始的纯洁的本心;二是收私欲所遮蔽的人心;三是成圣者重新光复而得的“真心”。

2、人生论:知行合一

(1)之中有,行行中有之。

(2)已知为行,知决定行。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任何事情你知道了不去做就等于还是不知道。

人必然有想吃的心,然后才能认识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念,就是“行”的开始。食物味道的好坏,一定得等到入口才能知道,哪有不放入口就知道食物好坏的?

人一定要有想走的心,然后才能认识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就是“行”的开始。道路的艰险或平坦,一定要亲自走过才知道,哪有不走就知道道路的艰辛或者平坦的道理?

3、方法论:致良知

良知既指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两只人人具有各个自足,是一种不借助外力的内在力量。

良知人人都有。圣人只是能保全他,不使它受到蒙蔽。

一个人只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生生不息,这就是学习。

只是圣人与生俱来的成分多一些,所以说他们“生知安行”。普通人从孩提时候就都具备了完整的良知,只是被蒙蔽的多。

然而,我们自身的良知难以泯灭止息,学习发问、克制恶习,其实也只是凭借良知进行的。只是通过后天学习的成分多一些,所以称之为“学知利行”。

“事上磨练”是王阳明倡导的致良知路径:“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才有”益。

王阳明他多次遭到小人陷害,遭遇政治危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胸襟一次次化险为夷,甚至化危机为机遇。

王阳明出身文官家庭,45岁之前没有任何军旅经验的知识分子,一旦得到了合适的平台,他立刻展示出了不可思议的军事天赋。

他带领万余名编制外的新军,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永久性的平定了危害赣南20余年的匪患;他指挥2万多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军,只用了14天就平息了宁王朱宸濠精心筹备10多年的武装叛乱;他不费一兵一卒,招降了朝廷多年无可奈何的广西思田叛军。

王阳明传奇一生的背后是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致良知”不仅是心学的要义,也是他一生不倦追求的目标。

无论受到多少非议与陷害,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无论身处多么险恶的环境,他都关心当地民众的生活;无论身体状况多么糟糕,他首先关心的总是弟子们的学业进展。

“人人皆可成圣”,这是王阳明经常教育和鼓励弟子的名言。

如何让自己短暂的一生过得更加充实,如何能在生命结束之时,多一点欣喜,少一些遗憾。阳明哲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这是从书中摘录的部分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