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氓》
一、导入
听歌曲《当》,不知大家有否读过这样一首乐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主人公的艺术形象。2、掌握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简介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四、正音
五、课文讲解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看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投入、很有感情,哪位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个重要的字音一定要注意。同学,你再来读一遍这几个字音。
2、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录音,注意重音、节奏、情感。
我看同学们还沉浸其中,现在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这种态度,大声朗读这边课文,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和节奏。
嗯,非常好,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
男同学读的气势雄浑、阳刚有力,给你们点赞。女同学读的声音洪亮,请按细腻,更胜一筹。
3、同学读的都很好,看来预习都非常的到位,现在,请老师就来检查大家的字词和翻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非常好,在这里老师强调几个。
4,通过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把握一定更加深刻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全诗的内容,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内容。
5、这首诗主要讲了女子的经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对比手法
示例:氓:憨厚老实、自私变心、冷酷无情
女子: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哥送到大门外还不行,还要送过淇水来;送过淇水不罢休,还要送你到顿丘。这是又一场的“十八相送”啊!痴情——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讨论:秋以为期,婚期早还是晚。)
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在这种种痛苦折磨之下,女子却一心一意苦心经营着这个家庭,“言既遂已”,日子越过越富裕,女子却容颜衰老——“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中女子是个怎样的形象?追求爱情与幸福、纯真温柔。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在不幸面前无奈,忍辱负重。坚毅刚强,勇敢决绝。
3、《氓》 哪些文句采用了比兴手法?(分组讨论、展示)
三大表现手法: “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例句: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桑叶枯黄陨落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3、“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结语
《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诗三百,思无邪,是清明健朗的思念,是蓬勃有朝气的抒情,是生命最原初的呼唤。诗三百,不假藻饰,浑然天成。我们庆幸在这个时代,幸好我们还有诗经,让我们追忆曾经唱过的歌谣,让我们重返那纯真的净土。同学们,走进《诗经》吧!
《采薇》
一、 导入新课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和平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战争却一直如鬼魅一样,缠绕着和平。似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因而战争是不少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回到中华文学的源头《诗经》,去感受战争给古人带来的百味人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采薇》。
二、课文讲解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看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投入、很有感情,哪位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个重要的字音一定要注意。同学,你再来读一遍这几个字音。
2、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录音,注意重音、节奏、情感。
我看同学们还沉浸其中,现在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这种态度,大声朗读这边课文,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和节奏。
嗯,非常好,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
男同学读的气势雄浑、阳刚有力,给你们点赞。女同学读的声音洪亮,请按细腻,更胜一筹。
3、同学读的都很好,看来预习都非常的到位,现在,请老师就来检查大家的字词和翻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非常好,在这里老师强调几个。
4,通过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把握一定更加深刻了,
生 1 :想起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1)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芽尖。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又到了年末。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有家等同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不停地奔走没有空闲。 (2)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闷的心儿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总是没有固定,无法叫人向家里捎信。(3)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王室的差事没有尽头,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4)那开得茂盛的是什么花?是常棣的花密密层层。那驶过的大车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坐乘。兵车已经起驾,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坐下,一个月的交战就有几轮。(5)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耳装饰的弓和鱼皮箭囊。怎能不天天警戒, 猃狁入侵,战事十分紧张。(6)想起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5、戍卒的全部生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悲苦”。因何而“悲”,缘何而“苦”?请同学们仔细研究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1)久役在外。薇亦作业”、“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作”、“柔”、“刚”三字显示了薇生长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时间上是递进的,它象征戍卒的久久不归。同时“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从岁暮年终到夏历十月,时间的流驶,物换星移,不知给征人带来多少痛苦。随着时间的递进,征人的痛苦也与日俱增。
(2)寝食难安。因“猃狁孔棘”,他们疲于奔命,时时处于戒备状态,无暇休息,身体与精神同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载饥载渴”也是它们戍边作战生活苦况的反映。
(3)战斗惨烈。从“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描写当时士兵的装束、武器、作战方式等词中可以想见他们进行了怎样残酷地拼杀。
(4)音讯隔绝。从军在外,没有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捎信回家。与家人音讯阻隔,彼此的生存难以预卜,其悲苦之状可见一斑。
(5)归乡路遥。九死一生的战争幸存者们,历经磨难后,内心深处依旧凄凉,悲伤。因为归乡的路依旧那么艰难,家中可否还有人倚门而望?
6、运用了那些手法
比兴手法,通过薇的声场,表示时间的流逝。
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结语
《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诗三百,思无邪,是清明健朗的思念,是蓬勃有朝气的抒情,是生命最原初的呼唤。诗三百,不假藻饰,浑然天成。我们庆幸在这个时代,幸好我们还有诗经,让我们追忆曾经唱过的歌谣,让我们重返那纯真的净土。同学们,走进《诗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