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实践的基石成长

明天端午节放假,今天心里已经长草。
虽然长草,但该做的工作还是做了,下午研究了下sap系统,之前因为对这块没有深入,也对薪酬模块的系统知之甚少,因为这两个月总出问题,发现不能再对其置之不理了。
于是喊上一个对系统比较熟悉的同事给我讲了下里边的操作步骤,虽然还不能完全独立操作,但也熟悉了解了一下,至少大概流程梳理出来了。心里稍微有点底。
其实,这块真的是薪酬专员的工作,按说我不介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总是出现薪酬问题不得不让我介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担心这块工作由薪酬专员一人把持,最近又新上了一个项目,更是让这个人员变得很关键,未来如果没有顶岗的人,一旦薪酬专员有什么问题,那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没有人能算工资,没有人能顶岗,非常大的bug。
既然预见到了,那就要进行预防,而不是等事情发生了,在手忙脚乱的收拾烂摊子。
而作为直接领导我需要把这件事情,这项工作置于我的可控范围内,我也不能忍受这种失控的感觉。心里没底,慌慌的。
所以这块的业务是一定要抓起来的。然后其他模块基本就不用太担心了。
通过下午的学习,原来感觉特别复杂的东西,我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无非就是一个工具,把它用好了,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走就好了,也因为半天的了解让我重新定义了这个模块的工作。
另外就是数据分析的工作,对数据质量的把握要求增加,这也是对薪酬工作的要求,因为基本所有人工成本的东西都在这里,所以后续要对这块的工作在整个部门内部提上日程。
这样一项一项分析开来,其实也没什么难的。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对部门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好,对人员的管理能力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气场也随之越来越强。
想想前几年刚上任,也经历了一些磕磕绊绊,包括与下属产生矛盾,与平级闹情绪、发脾气,过分严苛对待工作,其实又何必呢?
当你想开以后,发现跟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吗?比如严控加班,比如对于别人占公司便宜,心里不平衡想要去干预等等。包括今天下午部门要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等,刚开始我还十分不愤,为什么偏要安排在节假日呢?后来一想,领导都不控制,我在那里声张个啥?加班也是公司的钱,跟我个人也没啥关系,我干嘛去得罪那个人呢?于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也就作罢了。
有些人可能要批判我工作态度有问题,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当你把格局打开之后,发现这算个啥?加班的那几个钱算什么?生产,出产品才是真的,没有产品,没有时间的付出又何来利润?只盯着眼前那点儿加班费又怎能看到长远利益?
所以,懂得抓大放小是一种格局,也是一种时间过程中的历练。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的不仅是思想,还有思维的变通与开放。而这个才是成长最重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