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医科大学毕业生的故事(上)
他和她,好象有很长的日子没有见过面了。
她多想他快些从江城归来,两个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饭,或到纯天然酒家去,喝一次早茶,又或在周末的晚上,在咖啡馆的雅座里面,面对面的坐着,相视而笑,说说话,叹上一杯咖啡啊。
几个月来,他们平日的联系,全凭手机发信息,偶尔视频一两分钟,她对他甜柔一笑,他点点头,举起手做个彼此都能明白的动作,那一夜,两个人在下夜班之后,都能睡个安稳觉。
“你还好吗?想你……”通常是她先发信息给他。当年在广州大学城,也是如此,总是她主动到男生宿舍区找他,或按约定的时间,她先到,在楼下的榕树荫下等他。
他太优秀了!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学业、品性、人际关系,他都是他们临床医学专业的“王子”。在那些师姐师妹的眼里,他确实是一个挺优秀的青年大学生,未来的主活医生。
只不过,大家都年轻,总想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努力学好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主动争取临床见习的机会,逐步取得临床实践经验。
一个学医的人,永远都应当是认真的,严谨的,因为他们要救死扶伤。医有医德,一丝儿虚的都来不得。对于谈情说爱,凡有理智的女子,她们的心里都会明白,对于有事业心的年轻人来说,真的为时尚早。
她又何尝不明白?只是她和他,是同一个乡镇来的,他们的父母,既是乡亲,又是求学期间的同窗好友,素有来往,从孩提时代始,他们俩就认识,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同一间学校读书,从来都没有生分过。所以一起考上医学院之后,依然保持来往。不知内情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才以为他们是来大学城读书之后,才认识的罢了。
工作了一天之后,日落黄昏,到湛江湾沿着观海长廊散散步,拍摄些以海为背景的照片,发给自己心爱的人分享,也是一件挺惬意的事。雁韧摄不过,他们自然也有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那年高考之后,在等待公布高考分数的日子里,他就曾经悄悄的在手机上写过一些类似小说的短文,一段一段的通过私微发给她。虽然那内容与实际有点儿出入,起始和落款都没有具名,但她心里明白,那是他写给她一个人看的情书,字里行间,明明传递着他对她充满了爱意的心声:
“我依然记得,那个美丽的黄昏,红霞满天,罩住了高高的红土岭。”
“我依然记得,通往田寮村的那座小桥,记得小桥下清澈的流水。你记得吗?我们第一次相视凝眸,就是在那个黄昏,那座小桥之上。”
“我总是记得你甜柔的微笑,甜柔柔的,很好看,让我至今难忘。”
“葵园,凉亭。苍翠的木麻黄林带,风来时,如海涛似的喧响。聪明的你,说那是松涛。沿村边四围错落有致的丛丛翠竹,在晚风中摇曳,欸乃有声,连同你温柔的私语,依然在我的耳畔悄悄的回响,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最初的记忆,得从我们的中学时代说起。我是班长,你是文娱委员。除了学习,偶尔我们也和别的班干一起商量工作,比如准备节目,排练,参加晚会文艺表演之类。”
“那时的你,豆蔻年华,心无芥蒂,同我们这些男生在一起,总是落落大方,笑口微微,毫无羞涩。”
“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我读书较迟,实际比你大一岁,还比你高半个头。”
“你曾爽朗地说,你只有一个弟弟,没有哥姐,想叫我哥,叫李萍为姐。我以为你在开玩笑,便一笑置之。”
“某日旁晚,教室亮起了橙黄色的灯光。我和你,李萍与黄永钦,站在教室门前的那棵凤凰树下,商量排练文娱节目,五四青年节演出的问题。你说得头头是道,很有主见。你的声音是那么柔和,你美丽甜柔的笑容,象波纹似的荡漾,缓缓的滋润着我的心田。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便有了你……”
读着这些言语时,她并没有象那些情窦初开的女子一般过分的激动,更没有你情我侬,缠缠绵绵,朝思暮想,茶饭不思,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情状,弄出个怏怏不乐的动静来让父母为她担心。
读了12年书的高中毕业生,19岁了,很自然的长成了大姑娘。而父母的熏陶,老师的教育,课外阅读的种种感悟,她也有了足够的理智。
他和她一样,都是好学上进,明事理,有理智的孩子,从来不会做那些要父母担心,惹父母伤心的事。
他们都是农家的孩子,从小就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了劳动习惯。大学四年的课余时间,他俩除了出双入对,在图书馆研读医学典籍外,还相约一起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未完,待续)
人约黄昏后,港城的观海长廊,总是人来人往。雁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