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真实发生》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220人
小林妖
—— 听源汇区统编教材表达课有感
《让口语交际真实发生》
前些日子,源汇区举行了统编教材表达课教学评比活动。有幸成为评委,能够完整地听完了25节课。25位老师以自己的精彩课堂阐释了对统编教材表达的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每个学校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
多年前,在教苏教版教材时,有过口语交际的板块。历时多年,在统编版教材终于正式地提出了“口语交际”,这也体现出了编者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看到了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公民素养中的重要性。
听完三天的课,感受颇多。总结起来想来谈谈以下几点:
口语交际离不开真实可感的交际情境
日常交际离不开具体情境。情境提供了交际的场合,也对交际话题、交际方式提出了限定条件。对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一定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巧妙地设计交际活动,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进而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不知不觉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如:有位老师在教授《用多大的声音》时,出示了一幅在飞机豪华商务舱里一位女士正在吃着高级的套餐,让孩子讨论这种情况下该用多大的声音?当时在场的学生,没有一个能正确辨认的。且不说这是孩子,即便是在场听课的老师估计乘坐过豪华商务舱的也是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境创设,严重脱离的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无话可说。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们做朋友》时,训练学生和对方通过交流沟通成为朋友。于是有了下列的情境创设。
两位同学在校园遇见,一位同学先是介绍自己“你好,我叫**。”然后介绍自己的爱好“我喜欢踢毽子。”最后进行邀请“我们一起去踢毽子吧。”另一位同学就回答“我也喜欢踢毽子,好啊。”于是在这种情景下,一组、两组、三组除了爱好变换了以外,所有的回答都是“我也喜欢**,好啊。”
然而真是的情境确是如此么?且不说男孩和女孩的交往方式不同,仅仅是凭自己的爱好去邀请别人,每次都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么?即便是遇到了,此时此刻就真的愿意一同前往么?答案是否定的。
老师虽然选择离学生实际生活相近的情境,但是却并没有真正选择激发学生表达兴趣的话题。因此“假大空”的话就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学生拥有了两套不同的言语系统,一套是课下真实交际的真实、丰富、生动的话语系统,一套是专门用于口语交际课堂的“漂亮的”空话、大话、假话。
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选择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有的说、愿意说,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也为口语交际活动回归生活、应用与实践创造了条件。
口语交流离不开多元互动的交际方式
通过听课,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全班学生参与面不广,积极性不高。总是班级里少数学生比较乐于参与,而多数学生还局限于听别人在交际的状态。即使有时老师让学生先在小组里面交流,可也总是每组中比较善于交际的人在说话。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就成了少数学生表现的舞台,而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二是,师生单线交流,缺少生生交流。学生总是急于按要求说给老师听。所以,在其他同学进行表达的时候,很少用心去倾听,很难受到同伴发言的启发,缺少思维的碰撞,课堂枯燥无味,交际浮于表层,无法走向深入。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代建荣老师的《商量》一课进行学习。
在《商量》一课中,戴老师把教材中的文字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小明向小丽借书,小明还没有看完,想再借几天。戴老师采用的办法是先各自练讲,然后再同桌之间相互“商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商量”的过程。同意的该怎样感谢;不同意的该想什么办法。如果始终不同意,你该怎么办?接下来又创设情境小明在家里与爸爸商量看电视的事情,难度有所增加。于是,老师就充当“爸爸”,帮助学生完成“商量”活动。通过各自练讲、同桌对话、师生互动,等多种交际方式,扩大了训练参与面,增强了实践效果。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中只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方交际,才能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
口语交际离不开有据可依的交际评价
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中,经常有老师设计评价的环节。“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说的最好?”老师们能够尊重学生的认识,不包办不代替,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但是也发现,怎样说是“好”?怎样说是“不好”?老师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依据,所以很多学生只会说“他说的好,因为他声音洪亮。”“他说的不好,因为他没有说清楚。”
有的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有趣的动物》时,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先引导学生说一说都应该做到哪些才能算介绍清楚呢?于是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制定了评价单。“第一:能说。1.吐字清楚,声音响。2.找到特点,说有趣。第二:会听,认真听、礼貌问或补充。”这张评价单,不但对介绍自己喜欢动物的同学做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听的同学提出了要求。学生在评价时,紧紧扣着以上要求,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效果很不错。
在口语交际课上,课堂不是老师评价的独角戏。要充分展现学生自评,有据可评,生生互评的课,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善于倾听、判断,善于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还习惯反思、质疑,敢于给别人提出好建议。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在团体中合作、分享、积累、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总之,让每一个孩子敢于当众发言,善于当众发言,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让口语交际真实发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