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能量表达
前言
医学图像的分割,若是全依赖人类手工完成,不仅速度慢,而且还容易受到人类医师的经验影响,而依靠全自动化的计算机程序,因为临床环境的复杂性,其普适性又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勾画结合起来,依靠人类医生粗略分割其大致轮廓,再通过计算机算法调整这些轮廓,不仅可以提高分割的精度,也极大的提高了分割的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针对医学图像的分割,图像的能量表达,成为了我们研究医学图像分割问题的重要方法。如下图所示,通过一个矩形,对目标区域(ROI)进行标注,然后,通过算法自动调整,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分割效果。
Discrete Dynamic Contour(DDC)
DDC的结构是一组有序的顶点表示,这些顶点由直线段相连,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DDC结构的形变(包括,一些拉伸,移动,增加或减少顶点的操作),可以将此结构完美地fit到ROI中。
描述以上结构的重要参数是顶点,而DDC结构的形变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顶点的坐标,因此,用如下所示的公式,表示顶点在时刻的实时坐标。
时刻,施加在顶点
上的力有三个分力组成,如下:
其中:
-
称为image force,其作用是驱使顶点,向我们所定义的特征的边缘移动(ROI的轮廓)
-
称为internal force,其作用是消除噪音(消除一些轮廓中尖锐的突出),保持整个轮廓的平滑。
-
是一种阻尼力,能够使得轮廓变化的震荡行为变得稳定,起到平滑轮廓的作用。
而 在
时刻都有一个加速度,其表示如下: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
根据物理学知识,给定一个点的初始速度,初始位置和加速度,那么我们总可以求得下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用公式可以如下表示:
综上所述,整个算法的步骤可以描述为:
- 显示图像
- 用户初始化轮廓,并且设定每个顶点的加速度和速度是0
- 计算每个顶点的合力
- 计算每个顶点的加速度通过公式(1)
- 通过公式(2),公式(3)更新每个顶点的速度和位置
- 对DDC进行重采样
- 重复步骤3-6,直到速度和加速度至某个极小值,即:
Image Force
能够驱使DDC的每一个顶点朝着特征的边缘移动,这种“力”能够将时顶点从灰度较高的区域移动到灰度较低的区域,这一过程,就像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从高处移动至低处,势能转换为动能一样,类似的,在图像中,用图像的能量方程来处理这一过程,而Image Force可以看成关于某一个像素点出图像能量的梯度表达,如下公式所示:
所谓 “水往低处流”,成功定义的能量方程总是使得 Image Force 驱动DDC的顶点向能量场中的局部最小值移动。
如下所示的例子,如下式所示的能量方程所示,能够驱动顶点向最大梯度幅度的区域:
其中, 表示高斯平滑,而
表示一极小值,高斯平滑的主要作用是抹掉一些局部极小值,使得图像更加平滑,使得能量方程不至于落到局部极小值。
如下图所示的能量场的梯度变化,可以看出,图像像素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其能量场相对较高,就跟势能一样,能够阻止物体的移动,可以看到,距离能量场越远,顶点的移动速度越快。
Internal Force
的作用是使得DDC的边缘更加光滑,具体来说就是使得DDC的弧度变得更小,使得每个点,局部的曲率达到最小,
时刻的曲率表示Internal Force
局部曲率与连接顶点的两个边的角度成反比,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表示连接顶点
到顶点
的边缘向量,如下图所示,连接顶点的两个边缘的角度越大,局部曲率越小,如下图所示:
Damping Force
能够消除DDC边缘点的抖动,使得整个边缘更加平滑,想象,移动一个用绳子系着的重物,移动的过程中,重物会左右摆动,Damping Force能够起到消除震荡,使得重物的移动更加稳定的作用,其公式为:
是一个权重参数,一般取
Resamping
DDC 的形变过程中,可能导致某一些控制点较为集中地分布在一段边缘区域上,导致一些边缘线上的控制点过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DDC每一次形变之前,对边缘线的控制点进行线性插值的方式进行重采样。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