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接受爱,传递爱
2023-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陈雪云2021
昨天晚上九点接到小侄女电话,她说:姨妈,我要去你那玩。我想你了。
我在家。不在驼峰啊。有点晚了早点休息啊。
好。
孩子回复,挂了电话。
我也准备看看书,休息下。先生问,她怎么带着哭腔啊,打回去看看。
于是打回去,孩子表示,就是想见姨妈。
爸爸说,送你去姨妈家。
我说,还是你们下来,到楼下,我过去,带上小花,哈哈,带上小狗也多些乐趣。
先生说也去,于是出发了。很快到了。
他们也很快下来,一家四口和我们三个就这样在小区溜达溜达,走一走,孩子跑,小花追,好欢乐。
玩了半小时,差不多了,也就各回各家。
满足了,心放下了。
这陪伴也简单,就是一起走路玩玩,聊聊,但对孩子来说,发出需求信号,被我接住了,孩子被重视,被看见了,心也被暖了。
也特别感谢俺家先生,他觉察能力也挺强,本觉得有点晚了,早点休息吧,他听出孩子带着哭腔说话,此时很想出去玩,也想见姨妈。
而这第二个电话,则是带来希望,答应她下来玩,我过去见见也好,玩也玩了,姨妈也见到了,也和小狗有接触,真好。
有时,多听听孩子的需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