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
去英国其实是计划已久的事。去年去台湾的时候,就曾看过一篇比较台湾温和文化与英国绅士文化的区别的文章,台湾人的谦和有礼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直很好奇以绅士礼节著名的英国会是什么样呢?去年九月,朋友回国见我时,就跟我说在英国的见闻,以及我们国内在很多方面与英国的差距,“你一定要去英国看看,去了你就知道了,我说的都是事实,中国要追赶上英国需要做的还太多太多。”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在英国,我看到了太多让我很感动、感慨的细节。
记得走之前,朋友圈流行一封辞职信的帖子,“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是的,世界很大,不出去走走,你就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的美好。人需要多阅读,阅读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最廉价的方式,没有之一。同时,人也需要多行走,行万里路是我们开拓眼界最直接的方式。阅读和行走,都可以获得内心世界的滋养,有利于精神的成长。
有些人会说,我现在要努力地挣钱,有了好多好多的钱,以后就可以想去哪旅行就去哪。旅行真的需要准备考虑那么多吗?钱是很必要,但很多人不走出去的原因根本不是钱,只是因为习惯了挣钱攒钱,却并没有很强烈的要走出去看看的愿望。说到底只是人生活、价值观念差别上的原因。钱不是最主要的,穷游也照样是一种旅行方式。我一直在憧憬,如果我有足够的假期,我一定会背包行走世界。所以,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六便士,世界辣么大,还有十二分的月光等你去欣赏。
在写游记之前,我还是想把内心的感想先写出来,所以才有了这个感想篇。 在英国短短几天时间,却给我很多心灵上的震撼。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
尊重
这个词不仅指尊重历史文化,还指尊重人。
虽然早就听闻伦敦浓厚的文化氛围,但只有来到后感触才会更深。伦敦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博物馆啊!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处风格独具的建筑物,每一处建筑都能讲出一段历史。“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遗迹在诉说过去,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流露出历尽风霜的痕迹。”在这个城市看风景,它绝不会辜负你的眼睛,总是让你步步充满新鲜感。伦敦城市很少有高层建筑,基本都是三、四层的哥特式、新古典主义、洛可可等风格建筑。一路逛来,总能看到有类似国内工地上披挂的绿网,但他们都不是在大拆大建,而只是对古旧建筑进行内部装修,据说有的人家光装修都能用上两年时间。修旧如旧,尽管内部装修都很精致漂亮,但房屋外观还能保持原有的模样,绝不会破坏历史遗迹。
此外,伦敦的文化场所密集,密集程度绝对超出你想象。例如,自然历史博物馆、V&A(通俗的讲是“维多利亚女王和她老公阿尔伯特”的博物馆)、科技馆、国家画廊以及国家肖像画廊离得都很近,而每一处的馆藏都美的不忍让人离去。如果想逛完伦敦的博物馆,估计一个月都不一定够。因为时间有限,我都只是匆匆浏览了其中几个博物馆,里面的内容记住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记住了几句话,几句足以表明英国人对待文化态度的话。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一句是在V&A博物馆看到的。这里的收藏简直可以说是欧洲各国文化的精华,正在我为这里的馆藏之精美赞叹不已,不舍得离去时,我看到了拱廊上的这句话,“All of this belongs to you”。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尽管英帝国主义掠夺了太多的世界文化瑰宝,但不得不承认,他抢来之后,保护的很好,并且把这些文化瑰宝无偿地供全世界人民观赏学习,它不属于任何国家或个人,它属于全人类。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另一句是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是该馆其中一处小展览的宣传语,“Meet here for a free 40-minute eye-opener tour”。英国政府对待文化就是有这种公益的、无私的态度,所有的博物馆、画廊、图书馆、公园、儿童游乐设施一律免费,让每个人的文化生活都零门槛。
“尊重”一词还指尊重每个个体。英国人选择职业,多是看自己更适合什么,而不是像国人那样,掺杂太多社会偏见因素。所以,他们一个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也许会去当一名小学老师;一位餐馆的服务员也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举止言谈不凡的人物。在英国几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服务行业的英国人,英国人普遍长得很好看,穿着打扮得体,在服务行业的人尤其如此,帅哥美女很多,而且都彬彬有礼,三句话有两句"thank you"不离口。对顾客都非常有耐心,认真的看着你的眼睛,微笑服务,真是让人的购物体验非常良好。
(偷拍巧克力店的店员,是不是长得好帅啊!!我想大概因为英国人长的都太好了,所以长得再好看的人,在人家看来,也都是普通人了。)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绅士
初来时坐地铁,提着行李箱上楼梯,刚要抬手,就看见一位大叔伸出手来要帮我,深灰色的合身风衣,一脸谦和的笑容,地道的英式英语。我的行李箱其实并不重,大叔一提不禁笑了,很轻嘛。哈哈,我也不禁乐了。大叔问我,你拿着这么轻的行李箱是来购物嘛?大叔还挺幽默。英国人主动帮助人的意识很强,不仅在我问路时,人家会非常耐心地给我指路;有的人甚至我没有主动问,他们只要看见我迷茫的眼神,都会上去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搞得我好感动。
于细节处见文明。伦敦的司机开车很猛,但是在街角巷尾,有人行道的地方,还是会看到在国内见不到的礼让。记得一次过马路时,我自觉地想等车先过人后过,没想到,车竟然停下来了,我看看,这个十字路口明明没有红绿灯啊,它怎么停了?后来反应过来,噢,他是在让行人。后来几次坐车经验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是转弯的车,无论路口有没有别的正在行驶的车,它都会主动停下来,等直行或其他转弯的车走完它才会走。如果是从不同方向向同一方向转弯的车,他们也会自觉礼让,或一个交替一个地转,绝对不会出现国内常见的抢道的情景。
公益&乐善
在英国随时都能看到各种募捐箱,博物馆、教堂、机场等各种公共设施内尤其明显。有些公园是某个国家或机构捐建的,比如荷兰公园、东京公园、意大利公园;又如V&A,是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阿尔伯特亲王而建的博物馆;甚至公园、路边的椅子也都是英国人以个人名义捐建的,并且椅子上都刻有这个人的名字,以及以何事由而建,非常有纪念意义。 据朋友说,英国的幼儿园小朋友开生日派对,他们在邀请信里会明确写道,“请你来参加生日宴会时不要带任何礼物,我们宁愿你把这份钱捐给更多需要它的人。”
精致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讲一个工作不久的海漂姑娘松松,没房没车,但有稳定工作,出入高档写字楼,经常出差飞来飞去。她的朋友劝她,“虽然别人在小地方只有三千来块工资,但是别人已经买房买车啦,你呢,外表光鲜,其实什么都没有,连房子都是租的。”松松说, “那又怎么样?换句话说,现在给你三千块,让你蜗居在一个夜里连书吧咖啡厅都没有的小城镇,除了一两家只有五六年前老歌的KTV和几家乌烟瘴气的麻将馆以外,就只剩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了,你愿意吗?”这样的松松会花一笔重金去学芭蕾舞,可以把钱砸在学习外语,出门到处旅行,买上千的衣服上,也是这样的她,在每换一处出租房,都会大动干戈地把老屋重新装修一番,住上焕然一新的出租房屋。也许很多人不理解,租来的房子干嘛那么花心思,但松松姑娘不这么想,房子是租来的,可生活不是。
我想,这就是不同的人在生活态度上的典型差别。似乎有点扯远了,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我看到了普通英国人的居住环境。英国人的房屋一般都两三层高,外面普遍挂着或种着修剪精致整齐的花艺,有钱人家一般都有小花园,并且小花园内的绿植定期会更换。普通人家都有宽大明亮的窗户, 但奇怪的是,他们普遍不拉窗帘。所以从屋外向内看,里面的布置看得一清二楚。每走一处,我都忍不住往窗户里扫上一眼,屋内普遍非常干净整洁,很多房屋布置的很有艺术感,精致的工艺品摆设,有的墙面挂着各种绘画,有的则是装有整面的书架墙。英国的房屋一般都有半地下室,并且半地下室都是住人的。但即使是地下室,你从外面向里看,看到的也都是崭新明亮的屋内装饰,一尘不染的地面,整洁的厨房摆设,一点都没有地下室的压抑。
(街面随处可见的精致的花艺)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优雅
英国人,无论男女,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保持外表、言谈的体面优雅。记得有个记者曾采访一位世界超模,去过世界这么多城市,哪个城市人的穿着最配得上时尚之都。那个超模的答案是伦敦。此趟仔细观察了下伦敦人的衣着,风衣是伦敦人的最爱,无论男女老少都必不可少一件英伦风格的风衣外套。英国人穿着很低调,不会像国人那样,把大大的某驴牌、某G 牌,或某A、B、C、D牌,whatever(此处省略3000个白眼……)放在显著位置,他们穿的可能就是英国本土不算太贵,但质量还不错的小品牌。我在地铁上满眼看到的,都是穿着干净整洁的黑、白、黄、灰等暗色调的外套,挎一低调的包包,拿着一本书或一份报纸静静阅读的英国人。
而如果你找一位英国人询问事情,他又会放下手中的事,真诚的看着你,仔细的聆听,认真的解答,举手投足都透露着优雅。
(图中这位红衣女士是V&A博物馆的一个志愿讲解员,穿着端庄得体的套裙,搭配精致的小丝巾, 优雅地向游客讲解每个展品的历史)
去英伦吧,体验最duang的绅士文化旅行是一场修行。记得周濂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书里曾说过,“每个人的自我完善都是完善这个世界的必由之路。”世界很大,社会很复杂,现实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能做到的是,自我的修行与完善,日拱一卒,精进不休。我想,这才是我本次行程的最大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