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问为什么;学习走路的时候,跌倒了不会害怕丢脸。可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不敢问为什么,怕这怕那,宁愿不开口也不愿意说错,停滞不前。
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本《终身成长》里,你能找到答案。
一: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会迫使你急于一遍一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把自己的表现归根于天赋,所以他们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宁愿不开口,也不能犯错。
2.成长型思维
与之相反的是:你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在先天才能和资质,兴趣和性情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过努力来改变和成长。所以他们不会在意当下的表现,即使表现的很糟糕,也没有关系,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做好。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所以对自己评估不准确,时而对自己评估过高,时而对自己评估过低,对应着自己有时候充满信心,有时候对自己能力很没信心。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对自己现有水平,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了解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从而以当下为起点,不断学习和成长。
2.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看法不一样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成功,对失败感到恐惧,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足,对于一开始做不好的事情,归咎于天生不适合做,于是就放弃了,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意味着自己又拓展了能力,而这需要不断学习和刻意练习才能实现。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不会给自己下结论,他们认为这是学习成长的机会,我可以从中受益,从失败当中总结,从而让自己更强大。
3.对于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并不擅长某件事,不如放弃,选择那些能证明自己天赋的事情去做。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没有什么是天生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但更崇尚努力。
在《成功与运气》一书当中提到:成功者应该向前看,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承认运气的成分;还未成功者应该向后看,相信努力的重要性。
三:思维模式在教育中的体现
1.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否则,孩子在他们眼中好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目标,也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好。
没有哪个父母会想:我今天能做一点什么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呢,破坏他的努力,让他们变得不爱学习,阻碍他的成就?当然,没有父母会这么想。他们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他们做的很多事都事与愿违,会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
举个例子:一个发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真事故事
人们经常称赞我聪明,而不会称赞我所付出的努力,慢慢地,我确实发现自己越来越害怕挑战。更令人吃惊的是,者中挑战的恐惧逐步蔓延,超越了学术领域甚至体育领域,逐步蔓延了情感领域。这成了我最严重的学习障碍——将自己的表现看做自己性格的体现,如果在某件事上,我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就,我就会选择逃避或者表现的不屑。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在表扬时,更多称赞孩子的聪明和天赋,很少夸奖他们的努力。他们认为通过表扬孩子的头脑和天赋,可以给孩子更多持久的自信心。但事实上这行不通,这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立即对自己的聪明产生怀疑,从而选择“打或者逃”。
如果父母真想送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
2.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批判色彩的学习氛围。他们会根据孩子一开始的表现,甚至通过一张入学测试卷判定哪个孩子聪明,哪个孩子笨。接着他们就会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这些老师认为“笨”学生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没有办法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造一个充满信任、没有批评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的水平不足,他们也会帮助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四: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怎样教孩子,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至关重要。那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1:掌握称赞的方法
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要关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列如:“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的学习,划出重点,一遍一遍做测试,最终方法确实有效了。”
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你会表现的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这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感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学习的机会,从挫折中学习。
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对知识的理解,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五:如何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你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已经上初高中了,还能引导孩子向成长型思维转变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你决定说服孩子,让他放弃固定型思维模式,不如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每天晚上在餐桌前,你问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有没有犯错,从犯错中学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你要引导孩子,孩子自己今天通过练习,掌握了哪些过去没有掌握的技能。让孩子讲述自己犯了什么错,如何通过错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当孩子说起自己比别的孩子做的更好的时候,你要给孩子反馈:是啊,是啊,但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比其他孩子做的更好,能不能找点更难的事情做,让自己学到更多呢?长此以往,你的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还有一点,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于自己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惭愧或者不妥。首先我们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就像每个人内心同时都住着天使和魔鬼,当天使的力量超过魔鬼的力量之时,人便显现出善良、仁慈、温和的一面,当魔鬼的力量超过天使的力量之时,人便显现出邪恶、残忍、暴躁。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反思,你什么时候会引发固定性思维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出现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自己此刻的想法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不能听它摆布,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它沟通,教育它,让它支持你帮助你。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经在我们大脑里运行了很多年,想一下子改变很痛苦,正如作者所说: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愿大家都能做一个终身成长者,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