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先生:品牌应该回归本源,做回自己1104
青年人群已然成为了市场的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特征与需求正在不断的推动市场向他们靠拢。 这些年轻人有着较为明确的消费观念,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拿到手里立马就想要解决问题。因此,功能明确的产品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同时,个性消费也是他们的一大消费特征。如果能将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用个性化的功能来解决或满足,一定能获得很好的商业回报。
在品牌极度丰富的市场中,大牌丛生,品牌不断尝试与消费者进行情感链接,这方面的营销广告和品牌信息内容,不断的进入消费者的视线,逐渐锻炼得他们“百毒不侵”,已经对品牌的情感传递毫无感知。 此时,在漫天的营销信息轰炸之下,拥有扎实的功能实力的品牌,将会被消费者发现,并利用发达的自媒体,形成从下而上的口碑宣扬。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们开始追求更有个性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期待获得健康,实用,优质的消费体验。 但现在市场中,各式各样的品牌与产品已经极度繁复,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特征也越发明显。新兴的品牌想要在市场中站住一席之地,就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在细分垂直的领域进行深挖,针对性的解决用户痛点,而且解决问题的功能特质必须要明确、有效。
品牌的崛起源于信息的贫乏。过去,消费者对于一家企业的了解不得不依赖于广告和过往经验,那时品牌就代表了品质。互联网则极大地削弱了品牌的影响力,不管是专家意见、用户评价还是产品的详细参数,消费者都极易获取。“现在每一件产品,都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
除了一些产品独特或者品牌个性鲜明的行业顶级品牌,大多数品牌,都将面临“品牌忠诚度”危机。新一代消费者,成长于数字化环境中,是更为善变和飘忽不定的一代,很难对某一品牌产生长久的持续的忠诚。对于品牌和产品的选择,评判维度也更为丰富和随心。
过去,“品牌”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光环,直接对消费者的重复性购买行为,产生很大效力。但是,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并不“恋旧”,甚至是渴望“求新求变”。 “管他什么牌的呢,只要有个性好玩就行”,已成为新生代的重要消费观。千禧一代更重视创新和个性化,喜欢新的、超越传统范围的体验、产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小品牌商品交易额占比提升了10%。中小品牌以更个性化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姿态获得市场的青睐。
消费者变得不那么忠诚了,也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具活力和充满机遇。对于大品牌而言,可能要面临更多的沉浮与危机,但对于充满创新精神的小品牌而言,崛起变得更为容易。新兴企业将更容易同老牌巨头竞争。只要你产品好,用户很快就会知道。 当然,也有一些顶级品牌,并没有面临消费者忠诚度流失的危机。那些能将把产品和人的独特体验紧密相连的品牌如可口可乐,或者能够彰显身价的品牌如奢侈品,品牌忠诚度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这个时代的品牌经营之道,就是永远创新。想要留住多变的消费者,品牌应该回归本源,做回自己——在持续的创新中,让产品变得更优质,让营销变得更有趣,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到什么,而非一直守着“品牌”的光环,坐吃山空。
品牌存在于顾客认知之中,离开了顾客认知,就不存在品牌,至多是一个商标。 从顾客(最重要的局外人)角度看品牌,有三个依次发生的根本问题:你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见得?集中回答这三个问题,只需要15秒。15秒回答不了,就说明你的品牌需要体检了。
品类是顾客心智中对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分类,是顾客联想到品牌之前的最后一级分类。而不是行业专家、行业协会或国家标准所采取的分类,更不是企业自己玩弄的分类,这样的分类或许有学术意义,但对于和顾客有效沟通而言则是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