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话读后感之 - 《寂静之书》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QBellC
《寂静之书》- 萨拉 梅特兰/ Sara Maitland

好像找到了灵魂伴侣。
真的有人会追求并实践着我理想生活的样子。萨拉所感受到的,观察到的对寂静的渴求,被她强大的深入思考能力和深厚的研究功底所视觉化、显像化。
这是一本能带来很多延伸阅读的书,书中提到了各种可以体验到寂静的文献和书籍:比如去沙漠静坐、去森林、去深海潜水、去高山和荒地。
到底寂静是止语,不做任何方式的表达;还是屏蔽噪音,做到真正的置身世外;应该是每一个追求寂静生活的人需要思考的终极话题。
又或者,思考和讨论的本身,就有违寂静的初衷。
萨拉提出了一个很让人感到震撼的“两种寂静”的形式:一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追求者们,通过寂静所达到强化自我意识、稳定自我核心,从而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
其中代表人物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她强调的有“属于自己的房间” 就是追求这种不被打扰、深入到艺术创作的寂静状态。
另一种是作为隐修士们,通过臣服和放下自己,皈依信仰体系中的造物者,从而达到无我、人神合一的状态。
他们为了终极状态的空无,对寂静的状态如此痴迷。多年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和各种深居简出的隐修士们,都是这种静寂方式的实践者。
这两种让人痴迷的状态是否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作者萨拉久居苏格兰,在自己的寂静之地做了不断的深入思考,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追求什么样的寂静生活;值得放弃和追求什么,才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都是值得在寂静中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