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一章 2019-03-04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Liu_f4db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时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的决策都面临利弊、得失,也可能是更优级选择。大多数人是根据需求来做取舍。当人们组成社会时,面临的因素会更加多。最经典的权衡取舍是在“大炮和黄油”之间,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地用于保卫其海岸免受处国人入侵的国防(大炮)时,用在提高车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上的支出就少了。社会面临另一种取舍在效率和平等之间。效率: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侵害这块蛋糕。因政府设计政策的倾向不同,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必然必导致其中的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总体,但这也是不能改变的。

        故,需要了解到所有的决策都是经过权衡取舍的,只有了解到他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得到一样东西的同时必然会失去另一样东西。被放弃的东西也需要计算为成本。薛兆丰老师的定义个人感觉更好理解,一样东西的价值为放弃了的最大成本。成本包括:物质成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有些是明显可见的,有些是不那么好总结出来的,统称为机会成本。如放弃工作而去读书,就不能单纯计算不去工作未获得的工资收入,包括资本、资历、人脉积累等等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会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其目标。但所有的效能都会存在边际,即最大的可能,一小时最大生产量、完成一件手工件最快时间、、、、。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的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置疑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边际量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新增的新增。理性的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顺风车价格低于计程车的原因在于,他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在经济学上,激励通常被定义为一系列奖励或处罚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诱导一部分经济主体从事特定的行为,从而产生另一部分经济主体所需要实现的结果。为了奖励实现好的结果,激励措施可以包括如下形式: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更有前途的晋升前景或者是更好的声誉。为了处罚不好的结果,激励措施可以采取如下形式:更低的薪水、更差的工作条件、更糟糕的升职前景、降职或解雇或者丧失名誉。激励措施可用于应对实际的结果,例如产出或利润;或者管理层所认为的职业投入,例如出勤率与纪律处分记录。然而,激励措施不能以管理层所不可观察到的投入或产出来衡量。这些不可观察的投入或产出需要通过自尊或团队精神来鼓励。 [1] 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假设是理性的利益最大化者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果一个人因为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使自己所处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更大的满足,那么他就会做出这样的改变”。 [2] 在市场中价格是一种激励,而在法律体系中惩罚是一种激励。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惩罚类似于价格,人们对惩罚的反应与对价格的反应是相似的”。 [3] 例如,在民法上,侵权责任的课加可以被视为一种“价格”——一种能够诱导潜在侵权人在事前采取合理高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激励。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善都变得更好

          如果事事都自给自足,那么所有的人或家庭将无休止的工作以获得生活必需品。贸易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人人做其所长,用以交换必备的其它物资,提高个人及整个社会的效率及生产量,获得不同资源与服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中,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事业决定雇用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见购买什么。这些企事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所有人都主要关系自己的福利。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利己的决策者。但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需要政府的原因:1、需要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如产权制度

                                      2、市场经济并非万能的,市场有时也会因某些原因失灵。如外部 性

                                      (一 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污染)、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

                                        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3、促进效率可以依靠市场,但要促进人人平等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和有效

                                        的政策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一服务的能力

        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差别。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服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取最好的技术来提高生产率。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当一国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物价相应的就开始提高,产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2008年为抵抗美国次代危机,中国政府增发4万亿货币,直接导致十年来中国的物价全面突飞。

    10、社会面临通货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在长期中,货币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但短期中,问题就变得更为复杂且更具争议性。在短期中大多数经济学家是这样描述的:

    1、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

    2、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失衡,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启佣更多的工作,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3、雇用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经济的变化与需求紧密相关,政府会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来放缓或刺激需求。但在决策者规划中的经济应该会一直持续向上攀升,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总体国民经济总量,这需要不停的刺激消费和增加货币。头在哪里或兜底的人怎么办。


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其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做出决策;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奋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和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市场失灵或是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政府可能改善市场结果。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