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狼纛:突厥汗国的历史与文化-陈凌
突厥历史简单科普。但对新手并不友好,突厥人的称呼有些以职位指代,加之不同时期有不同身份,使之姓名有一定复杂性。受限于篇幅,此部分并没有很好注解,需要辅助以基础的突厥人世界观加以解释。
叙述视角上,本书前三章讲述突厥在南北朝、隋朝和唐朝时期同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作者更多将笔墨集中在中原地区。正面看,以中原地区的历史为平行参考,有利于小白掌握突厥王朝的时间顺序。同时能看到,突厥虽然是草原民族,但并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在中原王朝更迭的千年,尤其是和突厥接壤的北方出现诸如西魏和柔然、北齐和西魏等两个以上政权并立时,出现惯常的反复跳脚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和北周一起伐北齐时的主要思路是:可以出力,但只能意思一下。北齐有点不行时,帮弱不帮强,派遣使者到北齐。当然,突厥人虽然擅长反复横跳,但是内部的矛盾也同样被人利用。从长孙晟开始,利用突厥的内部矛盾,将他们玩得底裤都没了。583年标志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反面看,过于强调突厥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使得突厥自身的政权更替显得有些混乱。加之突厥并不是只和中原地区有交互,各个时期同中亚、西亚等地方政权都产生了一定交互,此部分提及过少,仅针对东罗马和波斯因为丝绸,和突厥之间产生了贸易关系做了简述,却没有顺带提及后续三大政权的后续影响。
突厥的起源在史学还没有完全认定,有多种起源的说法。6世纪中叶突厥人开始兴起,给柔然人打工,在阿尔泰山南一带打铁,是接受度比较高的说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此之前,突厥人发生过复杂的民族迁徙。薛宗正在《突厥史》里则通过研究加猜想,将突厥人从西海之右到阿尔泰山的千年流浪史做了概述,看起来挺有道理。8世纪中叶左右在西迁中亚西亚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形成多个新的民族,新的民族与古突厥民族有本质区别。
关于突厥人的划分:有不同的说法。突厥人或者说北方游牧民族,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复杂的民族迁徙。铁勒、薛延陀、丁零等部族都属于突厥。有将突厥语系的人称为突厥人。此处能看到突厥语的强悍,让许多部族都开启突厥化的进程;有将突厥人和说突厥语的人区分,其中一种划分是:共同突厥语族分五支和乌古尔语族分一支。但是如果划分时将人类学、发生学或地缘等因素的比例调整改变,语族的划分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诸如:野心勃勃想建立突厥语系国家联盟的土耳其,是说突厥语的希腊人。要警惕陷入泛X主义的误区。
另及既然提到了种族的区别和突厥和中原的关系,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突厥皇后,北周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和目前出土最早的皇太后金质印玺,提及还是太少了。对比实行火葬的突厥人,嫁到中原使得后人可以监测其基因的武德皇后,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做出的贡献颇大。
出场人物方面,长孙晟在突厥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真是隋朝超强的大忽悠,理应有大量的篇幅,只是没想到兰陵王高长恭是一句戏份都没有。
插图方面,将各种文物图片拿来佐证突厥历史的真实性外,也应该将不同时期突厥疆域的变化图拿来给读者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东西突厥和各部族交错生活的情况。介绍服饰时,用画像石佐证的确更具有真实性,但是应该辅助线描稿,使之辨认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