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人物

闲话南北朝| 偷情的沮渠牧犍与灭亡的北凉

2018-02-27  本文已影响245人  张三李四某

北凉算是五胡十六国的尾巴,沮渠牧犍是北凉的第二代君主。彼时前秦已灭,北魏建立并且迅速平定了中原地区。南朝正值宋武帝刘裕统治时期,雄踞南方与北魏分庭抗礼。

(此地图非牧犍时期,420年北凉灭西凉,牧犍于433年即位)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北凉简直就是一个夹缝求存地方政权。沮渠牧犍的父亲沮渠蒙逊就很有自知之明,主动想南朝宋和北魏表示臣服,并与二者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南朝宋封其为河西王,北魏封其为凉王。

沮渠牧犍继位后,保持了父亲交好魏宋的外交政策,不仅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拓跋焘,还迎娶了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

沮渠牧犍本身是有老婆的,他老婆就是被他父亲灭了国的西凉公主,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女儿。但亡国公主怎能和大魏公主相比呢?为了顾全大局,牧犍将李王后和她的母亲送回了昔日西凉的旧都城,酒泉。

当时的北凉都城在姑臧,也就是甘肃武威,武威酒泉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两者现在看相距不远,也就四百多公里,但是放在当时,可以得走上十天半个月的。

到了酒泉没多久,李王后便去世了,去世原因不详。想来在沧海横流,群雄激荡的年代,这样的小人物,即便曾为王公贵族也是死不足惜的,多年后能在史书中留下一句“顷之,李氏卒”已是幸运。

应该说这时的沮渠牧犍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对北魏年年朝贡,对公主也体贴有加。但随后,史书上便有了这样的记载:

牧犍淫嫂李氏,兄弟三人传嬖之。《魏书·卷九十九》

也就是说沮渠牧犍与自己嫂嫂通奸,还常常与自己的哥哥嫂嫂一起玩3P,这就算了,偏偏这个李氏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得宠便开始算计,和自己的小姨子,也就是沮渠牧犍的姐姐一起给武威公主下毒。幸亏魏太武帝拓跋焘不远千里派来解毒的御医才把公主给救活了。拓跋焘不干了,要沮渠牧犍交出李氏,沮渠牧犍不仅拒绝交出李氏,还将李氏送到了酒泉妥善安置。

偏巧这个时候,拓跋焘派去出使西域的使臣回来了,使臣报告拓跋焘,途经北凉的时候,沮渠牧犍的使臣告诉他:咱们君主和柔然联系紧密,听说柔然大败魏君十分高兴,并在国内大肆宣传。拓跋焘听后便派尚书贺多罗到凉州考察,贺多罗果然带回消息:沮渠牧犍表面臣服北魏年年上贡,私底下坏着呢,早有二心。

拓跋焘大怒,立马带兵讨伐北凉,还贴心地为其列出了十二条罪状,并大度地表示,只要你投降就既往不咎,如果要负隅顽抗,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沮渠牧犍也是个有个性的人,面对自己大舅子大军压境,他做出了一个看起来很有骨气的选择,一边据守城池,一边向柔然求救,同时派自己的弟弟沮渠董来在城南抵抗魏君。可惜董来实在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还没交战就被魏军气势所慑,溃不成军。其实沮渠牧犍的如意算盘打得并不差,他想拖时间等着柔然进攻北魏,北魏必然还兵自救,自己只要固守城池就能挺过去,谁知他的哥哥沮渠祖坐不住了,偷偷翻出城墙投降了北魏并将沮渠牧犍的打算告诉了拓跋焘。拓跋焘当机立断进攻北凉都城姑臧(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随后牧犍另一哥哥万年又率兵投降,北凉就这样灭在了沮渠牧犍手上。

拓跋焘虽然灭了北凉俘虏了沮渠牧犍,却并没有亏待他,谁让他是自己的妹夫呢。但八年后,却因人告发沮渠牧犍当年在姑臧城沦陷之前将国库中宝贝尽数转移,并且毒害无辜者数百人,姐妹皆行淫邪,于是拓跋焘赐死了沮渠牧犍的妹妹,自己的妻子昭仪沮渠氏与其族人。同年,又有人举报沮渠牧犍与姑臧旧部勾结意图谋反。于是拓跋焘派人到公主府赐死了沮渠牧犍。这一段史书描写很有趣:

牧犍与主诀,良久乃自裁,葬以王礼,谥曰哀王。及公主薨,诏与牧犍合葬。

良久二字,可谓传神,恩怨纠葛,命运沉浮都在里头了。沮渠牧犍与武威公主如果没有感情,是不可能合葬的。因为在沮渠牧犍被赐死后,拓跋焘将公主改嫁给了左将军、南郡公李盖。沮渠牧犍是亡国之君,是乱臣贼子,而公主依然是公主,如果不是她本人的要求,与她合葬的理应是她后来的夫君,南郡公李盖。

在接受了沮渠牧犍与武威公主相爱的设定之后,我们再看这段往事,也许北凉的灭亡与沮渠牧犍偷情没有关系,甚至沮渠牧犍很可能并没有与嫂嫂偷情,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北凉的都城在武威,这两地相距一千多公里,今天坐火车也要近20小时,按照当时的交通水平,从大同到武威怎么也得一个多月,如果沮渠牧犍的嫂嫂和姐姐真的想毒死武威公主,拓跋焘是不可能有时间派医生过去营救的。

今天的大同到武威

沮渠牧犍与嫂嫂通奸,勾结柔然有二心这些都是《魏书》记载的,后来的资治通鉴关于这一段的描述,大概也是从《魏书》来的,在南朝梁沈约所作的《宋书》中则并没有提及这些八卦,只说茂虔被灭,其兄万年实为北魏内应(《魏书》、《资治通鉴》为牧犍,《宋书》、《晋书》作茂虔)。

《魏书》可信度有多高不好说,不过历史从来是胜利者书写的,为了美化自身而污化敌方的行为在史书书写中并不少见,更何况《魏书》历来因因作者魏收借修史酬恩报怨,被称为“秽史”。

拓跋焘雄才大略,北魏如狼似虎,一统北方在当时已是必然趋势,拓跋焘也早有了灭北凉的心思。在将自己妹妹嫁给沮渠牧犍后,拓跋焘与自己的大臣李顺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李顺自河西还,魏主问之曰:"卿往年言取凉州之策,朕以东方有事,未遑也。今和龙己平,吾欲即以此年西征,可乎?"对曰:"臣畴昔所言,以今观之,私谓不谬。然国家戎车屡动,士马疲劳,西征之义,请俟它年。"魏主乃止。

当时沮渠牧犍想征讨凉州,李顺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于是在三年之后,拓跋焘为沮渠牧犍列了十二条罪证,出兵北凉。这十二条罪证是这样的:

"王外从正朔,内不舍僣,罪一也。

说牧犍表面上尊崇北魏,实际上心怀鬼胎。

民籍地图不登公府,任土作贡不入农司,罪二也。

真是情况不甚了解,但北凉虽臣服于北魏好歹也是个独立国家,自己国家的财政也需要他国指点?

既荷王爵又授伪官,取两端之荣,邀不二之宠,罪三也。

这里大概是说牧犍接受北魏南朝宋两国册封,但其实从牧犍的爹开始就这样搞了,当时北魏并无异议,现在把这条拿到罪状里面,未免有些牵强。

知朝廷志在怀远,固违圣略,切税商胡,以断行旅,罪四也。

真实情况不知,但从北魏派使者出使西域牧犍还得小心伺候派人护送来看,他应该没有胆子切税商胡,以断行旅。

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

因言获罪,更何况此言还不知道是不是他说的。

坐自封殖,不欲入朝,罪六也。

拓跋焘派去北凉考察的多罗回来是这么说的:牧犍虽外修臣礼,内实乖悖。既然外修臣礼,想必至少在表现上牧犍作为臣子是无可挑剔的,坐自封殖,不欲入朝从何而来呢。

北托叛虏,南引仇池,凭援谷军,提挈为奸,罪七也。

不知真假。

承敕过限,辄假征、镇,罪八也。

大意是说他僭越权限,攻击周围小国。

欣敌之全,幸我之败,侮慢王人,供不以礼,罪九也。

就是说牧犍听了柔然打败北魏后非常开心那事儿。

既婚帝室,宠逾功旧,方恣欲情,蒸淫其嫂,罪十也。

既违伉俪之体,不笃婚姻之义,公行鸩毒,规害公主,罪十一也。

备防王人,候守关要,有如寇仇,罪十二也。为臣如是,其可恕乎!先令后诛,王者之典也。若亲率群臣,委贽郊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榇,又其次也。如其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沮渠牧犍自然不会投降,可是在乱世之中,强大才是真理,柔然救不了他,他的亲人妻子也救不了他,于是北凉国灭,他在苟且偷生八年后仍然落得被灭全族,赐死的下场。这是沮渠牧犍的悲哀,小国的悲哀,大约也是历史的悲哀,我们永远不能从史书去接近它最原本的样子,只能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竟是连选择的权利也没有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