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2025-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珠儿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诗词赏析:

开篇即以“西湖好”破题,直接点出词人对西湖的主观喜爱: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轻舟短棹”勾勒出游湖工具的轻巧,暗示人心态的闲适——无需疾行,只为赏景。

“绿水逶迤”则描绘出西湖水柔和蜿蜒流淌的形态。

“逶迤”赋予流水柔和的动态感,仿佛能看见湖水顺着堤岸缓缓延伸。

视线从湖面转向岸边: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隐隐笙歌”随风传来,“处处随”即写出歌声的悠扬弥散,也暗示游湖中处处有乐趣,也侧面烘托出当时西湖的热闹与祥和。

笔锋再再转,聚集于湖面的静态之美: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

“不觉船移”这一细节极具巧思,既突出了湖面的静谧澄澈,也暗含词人沉浸于美景、心神放松的状态,仿佛人与船、与湖已融为一体。

结尾处由静入动,堪称“诗眼”:微动涟漪,水禽掠岸飞。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掠岸飞”瞬间打破了宁静,却又添了几分灵动,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让西湖的景致既有静态的柔美,又有动态的生机,余味悠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