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芗斋对其拳术改革的实质
中国教育服务网
王芗斋先生改革的拳术乃以站桩为基础,以所创试力,结合揉手为习拳的中心环节,兼重养生和实战,并自成体系而有新的意境。二十年代时称其拳为意拳,四十年代时称大成拳,现两名称并存。本文中分项综合了王芗斋先生的拳学论点,以反映其习拳的原则和要领。现对其拳术改革之实质作如下分析。
一、对其在习拳基础练习中有益养生和有利技击双重目的协调性的分析
王芗斋先生晚年曾作诗称其拳为“养生别开面目新,筋含劲力骨存神”。即因其拳以站桩为基础,而站桩的养生、治病效果已广为人知。亦称其较简易的混元桩法为养生桩。并在1963年6月26日健康报上发表《养生桩简介》一文,谈了站桩的一般要求,如首重站立不动而以意念导引放松,同时还要保持意力不断的“虚灵挺拔”,乃练站桩的重要原则,而进一步练习,还可体查力的松紧,通过意念活动以求力,求整,乃至在形式上作技击桩法。
这些要求均有益养生和健身,但也有利换劲,为习拳、技击之本。因而王芗斋先生强调:“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故很明确,两种目的协调一致。而站桩还可养气。但王芗斋先生只主张站桩时“仿佛起云端,呼吸静长细”,或在意念上更有“吐纳灵源合宇宙”(注:吐纳指呼吸之意),但并不赞同拳家讲运使以练其气。因站桩调息,而气血畅通,气贯全身,故有益养生,还有利于运用声由内转功夫,如练之有素,则在应敌时声力并发能合时机,而敌败胆寒。王芗斋先生亦有“喊声叱咤走风云”之诗句。
还有,在习拳运动中,如使运动有益养生, 则要运动不过激,也要避免运动失于偏颇。如运动轻 松、均整,或更含动静互根,则有利活气血,也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而有益养生。如作试力,因其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亦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所以习时要“身体均整,筋肉空灵”,所用之力“无过亦无不及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还要逐渐作出“浑噩一体, 动微处牵及全身”的整体之动,锻炼运动中的整劲。而在活步时,则要从习轻松的“摩擦步”开始,循序渐进作到“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上下动中间攻,中间动上下合,内外相联,前后左右都相应之动”。
所以,在试各种力时,不论定步、活步,都保持身体松和,同时求整,求作整体之动,求具整体之力。如试身、手某部位在一个位置上同时具有前后、左右、上下相互矛盾之力;作二争力也是试一种相等、相乘的矛盾力;还试弹簧、螺旋或种种假借之力等,无一不是松松、紧紧的整劲, 故由试力而得之力在技击中能发挥较高的成效,试力也十分有益养生。而揉手中也重听劲、懂劲,以利提高拳术水平。
作技击也要力松意紧,发力也是“轻松准确”、“本能发动”的力量。所以,均不用蛮力、拙劲,而要动静互根,不尚过激之动。可见拳术中兼重养生和技击实效是可能的,合理的,也表现对拳理认识极深刻。
二、由习拳中不重外形,不讲招法和没有固定套路 而涉及的拳术本质问题的分析
王芗斋先生认为习拳“不在形式之好坏、姿式之繁简”,“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结,周身含蓄,紧密结合, 一致而为用”。所以,“拳中之力都是精神体认而得知,形则微矣”。甚至认为“有形则力散”,“力只要一有了方向,就是出尖,也就是有穷的,局部、片面的动作,呆板减低力量的效能,并且断续散乱,茫无所从,如较技斗争而趋于死僵之途”。因而提出“形不破体,意不有象,力不出尖”三原则;指出“须形不外露,力不出尖, 亦无断续”。还进一步强调“有意莫带形,带形定不赢”。
这些都涉及到拳的本质问题。如王芗斋先生所说:“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或谓“拳拳服膺,永系不失也,尽吾人气质本能之道也”。所以,分析习拳时主要应求拳中之力,着重力的运用,要从精神上去体认,而不是从一招一势、或方法、外形上去找,才能达到较高的拳术境界。
王芗斋先生的外国弟子泽井健一也说:“仅仅知道一百个、一千个各种各样的招数,在实践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王芗斋先生还更明确提出:“拳本无法,有法也空”的思想, 并解释为“所谓法者,乃原理、原则之法,非枝节片面刻板方法而为法”。因此,分析王芗斋先生在拳术改革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以站桩换劲和试力为习拳的重要阶梯,打好基础和深入探究拳理而体现于实战中。故不重姿势和外形,自然就更谈不上编固定套路了,这是拳学上一项重大改革和进步。
三、对王芗斋先生改革的拳术所能达到的境界之认识
这里再引用王芗斋先生的论述说明:如“力松意须紧”,“浑身尽争力”,“随曲忽就伸,虚灵自转移”,“筋肉遒欲放,支点力滚丝;螺旋力无形,遍体弹簧似;关节若机轮,揣摩意中力;筋肉似惊蛇,步履风卷席;纵横起巨波,若鲸游旋势,顶上力空灵,身如绳吊系”,“指端力透 电,骨节锋棱起”,“神动如山飞,运力如海溢”。在技击中具体作到“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蓄力如弓满,着敌似电急”,“一经触觉立时即紧张,如同火药爆炸状,炸力发出意不亡,无形机变却又深深暗中藏”。
至此,对王芗斋先生在竞技时的一触即发”,如泽井健一所写他和王先生交手的瞬间,右手完全被扼住, 而突然被弹飞出去,几次交手结果都一样,则大致可有个解释。也表明王芗斋先生功力笃纯,改革之拳术,远非只习一招一式者所可比拟。
(何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