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喜欢都是自己的软肋,却是作者的神器丨人生第一部小说
中篇故事 丨 文 / 张伟 乐之写作工作坊
这是椰子私塾第1287篇原创输出
如何写成人生第一部小说?
这个步骤是为了练习情节编排能力,我将会用12个星期练习。这段时间,只回答阅读后的一些想法:你喜欢吗?你觉得感动吗?角色让人印象深刻吗?情节紧凑吗?你觉得有些情节拖沓吗?
这样做是因为,讲故事以情节取胜,我们会发现有些作者的文笔不是最好的,却能写出精彩的故事,所谓精彩实质就是情节安排精妙吧!
《告白》阅读完成47%。现在还谈不上喜欢,但被作者精心编排的情节惊艳。用了多个视角讲述一个事件,事件谜底让人期待。前两页让我感觉有些乏味,作者开篇表达了一个教师的观点,这个方法也用在后面章节的开头,总是先抛出来一大堆观点,是作者用来丰富人物,还是情节需要呢?可能需要等读到最后才能有答案吧!或者抛观点只是为了后面惊人转折的铺垫,开始平淡,才能显现转折的精妙?
作者在转折之前,会使用大量的铺垫,比如你拚了命维护的东西,拚了命才得到的——你的至爱,突然在一次看上去是意外事故中全部失去。这时候你会伤心,还是呐喊。作者安排的情节是表面平静的接受,这大概是为后来情节发展埋下的钩子吧!惊人阴谋隐藏在平静表象之下。
我并没有因为任何而觉得感动,前面的故事氛围特别压抑,好像作者努力克服着什么,或者有意隐藏什么,大概是为了后期大爆发做准备?老师,学生,女儿,丈夫,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不明显,作者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个主要的喜好。在第一章里,作者用老师这个视角讲述故事。第二章里,作者用学生的视角讲述故事。第三章里,作者用学生母亲的视角讲述故事。层层展开,事实却更迷离。
就在第一章,你几乎已经认定了凶手是谁时,第二章却有了不同声音,追随作者的视角,怀疑对方开始转移。在将信将疑时,别一个视角的出现,打破了你的怀疑,让你不仅要问:难道还会另有其人。不会是那个只露过一次面的老太太吧!作者已经成功点燃我阅读下去的动力。
所有的喜欢都是自己的软肋,却是作者的神器。作者用女教师的喜欢,推动失去女儿的反差。女儿喜欢的东西被人利用成了杀身之物。学生的喜欢满足了虚荣却对别人造成了伤害。让人物失去喜欢的一切,你就能创造出精彩的剧情。为了自己的喜欢行动,也是失去情节发展的动力。喜欢是欲望吗?欲望强烈还是喜欢强烈?或者是发自本能喜欢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的欲望,这才是最强烈的?报复是原始的欲望,失去至爱才能激发这个欲望,忌妒大概也可以。报复和忌妒已经开始发酵,作者已经加了点温,加点发酵速度,谁知道故事最后结果是什么呢?我愿意去猜测,有时会希望猜到正确答案,证明自己的才智,有时会希望作者给我一个大惊喜,让我惊叹作者精妙设计。蝉鸣长夜,故事解忧,代入其中才能品味其中的乐趣,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吧……
- End -
觉得有帮助,点个“在看”,或转给朋友也帮帮TA。
认可写作需要长期投入的小伙伴一起来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