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母亲的爱意
大学的时候暑假做兼职,在一个私立的辅导班里面当老师,和我一起搭班的老师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因为女儿在日本留学,每年还要邮寄学费,所以她也一直在上班,这位老教师人很随和,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她。
我们两个虽然相差几十岁,但是感觉沟通起来完全没有代沟,课间的时候她还会陪着孩子们打羽毛球。甚至用兵乓球的拍子打羽毛球也接的非常顺利。
我称呼她为蒋老师,她叫我小董,不忙的时候她总会谈起自己的母亲,母亲身体不好,一直都是弟弟在照顾,她这个做女儿的却一点责任都没尽到,但是弟弟总安慰她,“母亲是大家的,咱们姐俩谁有能力谁照顾,其余的事别放在心上”。感谢弟弟的同时,她也感激弟媳的理解之情。
蒋老师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很不错的,上过托儿所,那个时候中午还会还给每个小朋友发一颗水果,她说自己总舍不得吃,放学之后带回去给母亲,中学的时候蒋老师还学习过俄语,以至于后来辅导班来了一位俄罗斯的小男孩,只有蒋老师能和他交谈讲几句。新来的年轻老师说是学的小语种俄语,但是却没办法和孩子对话,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既然收人家钱了,怎么也得找个能沟通交流的老师,但这一切都是老板的意思,我们也没有发言权。
蒋老师很有耐心,平时用智能手机只是为了和女儿方便视频,后来还学会了在网上查找中俄互译。孩子的母亲也很感激蒋老师,没办法资源有限,又或者这个家长没有找对地方,但是做为打工人我们肯定不能把老板的生意推出去。
蒋老师每个月有将近三千块钱的退休金,因为她不是带编制的老师,所以退休金很少,她有时候讲这个岁数别的不怕,就怕自己生病,一是花钱,二是老伴也不方便照顾,真有什么事情,女儿还在国外,又没有结婚,她也是放心不下的,只能每天努力的活着。
有的时候称也后悔送女儿去日本,在家这里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出嫁不也挺好的么,就这么一个闺女还弄出去那么远,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也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女儿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就毕业了,到时候兴许回来,她也不用这么大压力了。
蒋老师住的是老房子,夏天的时候屋里像蒸笼,冬天又冷的够呛,总有消息说会拆迁,但是蒋老师说真要是拆迁了,都怕自己不能等到搬回来那一天,所以先对付住着吧,把女儿的事情解决完再说。
有一次她的女儿发视频要他们老两口去日本溜达,父亲在电话里给女儿教训了,蒋老师也是说女儿这么大了考虑事情就是不周全,她父亲腿脚不好,最主要的是来回得机票钱都够老两口一年的生活费了。
为此她也好几天不开心,惦记女儿的情绪,又有点生气。
看孩子的工作终究是太累了,第二年的春天蒋老师在别人的介绍下,去做了住家保姆,陪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平时给做做饭洗洗衣服,闲下来的时候两个人一起看看报纸,唯一的缺点是一个月只有两天假,其余都挺好的,而且一个月有四千的薪水,并且不用出去抛头露面。
想来这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蒋老师走后年底我也辞职了,那个俄罗斯小孩我也带过一阵,简单物品的生词倒是会说了,不过大部分的功劳归功于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但是最后他们一家人还是选择回国了。因为两个孩子说到底还是不能适应国内的生活,并且他们的母亲为此也感到很焦虑,其实对于那个孩子我也感觉很抱歉,特别是他用手机软件给我翻译说我很完美的时候,我看了是内疚的。
回国也许是一件好事,最起码小哥两会开心不少,妈妈也不会那样的焦虑,只是爸爸要重新开始工作。
前两天突然看见蒋老师更新朋友圈,是一段小视频,她终于当姥姥了,虽然视频里她没有露面,但是声音听起来还是那样和蔼。
这么多年没有见,但还是感觉好亲切,也勾了自己的一些回忆。
生活是平凡细腻的,兴许是自己的生活阅历少,总感觉身边缺少一些惊险刺激的事情,但是转念一想,寻常日子不也算是一种幸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