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仅聚焦于学习
不要仅聚焦于学习
李玫瑾说:不要光逼他学习,要带他弄点音乐,搞点体育,学点什么独特的东西,孩子兴趣广泛,越不容易出现痴迷网络这类的行为。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孩子的书法老师。暑假开始的时候,考虑到孩子同时学习几个班比较累,而且还要领着孩子去外地玩一玩,就暂时没有学习书法。暑假结束后,书法老师问孩子,“你们假期干什么去呢?”孩子回答说,“到外边玩去了。”书法老师说,“怎么那么傻呢?放着二十节课不去学习,却要游玩。”书法老师眼中,可能就是认真的学习就是假期应该做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暑假不仅是书本的学习,不仅是兴趣班的学习,更应该带着孩子去更远的地方走一走,让孩子看到和书本不一样的世界。决定一个孩子的眼界的绝对不是学习,而是孩子通过阅读和行走看到的世界。读一读,走一走,改变了孩子的认知,就改变了孩子的整个人生,改变了孩子的未知世界。
一个同事的孩子即将上初中,整个暑假,同事做出了让人惊讶,却不能够接受的事情。同事通过网络下载课件,网络上的学习,把七年级的课程整个的学习了一遍。同事学习完之后,她给孩子一科一颗的去讲解。同事感到非常的自豪,一个假期让孩子能够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基本上学习了一遍。而整个孩子的暑假就是被父母逼着学习七年级的内容,剩下的时间就是无聊的一个人玩。我一直反对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提前的预习。家长请辅导教师和家长亲自辅导,表面上孩子会赢得开学初的短暂起跑。却断送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欲望。家长这样做的初衷是让孩子赢到起跑线,却不知道对于一个三年的学习,起跑线并不能够决定什么?起跑线的赢会误导孩子的成长。家长这样做的另一层目的应该是隐藏着家长害怕输的这种局面。家长内心对于孩子根本不信任,依靠自己去帮助孩子。而家长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是信任。家长相信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学习的自信,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属于他的成绩,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家长的信任不仅是认知上的,更应该是行动上的认可。还有一层是家长害怕失败。这种想法会让孩子感受到。失败并不可怕。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失败中完成的。不需要逃避失败,而是亲近失败,让失败变成宝贵的资源。
假期不要把孩子的过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在于拓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过度的聚焦于文化课的学习,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让孩子厌恶学习。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的时候,才会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走向极端。才不会把时间沉迷手机或者电视。把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时候,才能够让孩子过得幸福。